Page 447 - 第九版神经病学
P. 447
第二十章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 437
2. 多基因病 (polygenic disease) 是多个基因的累加效应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疾病, 汾
也称多因子病 。 癫病、偏头痛、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等是常见的神经系统多基因病 。 大多数多基 切O
因病呈散发,仅有一少部分 (5% -10%) 呈单基因方式遗传,如家族性帕金森病和家族性阿尔茨海 ·
默病 。
3. 染色体病 (chromosomal disorder) 是由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所致的疾病。染色体异
常可以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到,如唐氏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多了一个 21 号染色体 。
4. 线粒体病 (mitochondrial disease) 主要为线粒体 DNA 突变所 导 致,随同线粒体传递,呈
现特殊的母系遗传现象,常见病有线粒体肌病、线粒体脑肌病等 。
[症状和体征】
神经系统遗传病的症状和体征多种多样,可以分为多数疾病都具有的普遍性特征,某些疾病具有
的特征性症状,以及肌张力异常、肌无力、肌萎缩和感觉异常等非特异性症状 。
1. 普遍性特征 即很多神经遗传病均具有的临床表现,包括:
(1) 发病年龄早:尽管发病年龄变化较大,但多以儿童、青壮年发病多见 。 发病年龄大的疾病往
往与基因突变导致的功能改变较轻或需要环境因素参与有关,如部分类型的遗传性共济失调、肝豆状
核变性等 。
(2) 进行性加重基因突变导致的缺陷以及功能障碍往往表现出进行性加重的特点 。
(3) 家族聚集现象: 显 性遗传性疾病往往有明显的家族史,而隐性遗传疾病也具有隔代遗传和非
直系亲属发病以及近亲结婚史 。
(4) 认知、行为和发育异常:包括智能发育不全、痴呆、行为异常、面容异常、五官畸形、脊柱裂、弓
形足指(趾)畸形和皮肤毛发异常等 。
(5) 语言运动障碍:包括语言障碍、不自主运动、共济失调、瘫痪和行动笨拙等 。
(6) 多系统、多器官和多功能障碍:单一 基因的突变往往可以影响多个脏器,从而导致多功能障
碍,如线粒体脑肌病 。
2. 特征性症状 即某些神经遗传病的特殊表现,可以作为诊断依据或对诊断有重要提示,如角
膜 K-F 环提示肝豆状核变性,皮肤牛奶咖啡斑提示神经纤维瘤病,面部血管纤维瘤提示结 节 性硬化
症,眼底樱桃红斑提示黑朦性痴呆等 。
3. 非特异性症状 即非遗传病也常见的症状 。
【诊断】
通过病 史、症状、体征及常规辅助检 查 等发现上述临床表现的共同特征时应首先考虑到遗传病的
可能,然后 依据遗传学特殊诊断方法,如系谱分析、染色体检查、 DNA 和基因产物分析来提出和确定
诊断 。 具体路径包括:
1. 临床资料收集 病史询问 是诊断神经遗传病最重要的环节,重点包括性别、发病年龄、疾病进
展、多 系统和多功能障碍以及独特的症状和体征,初步提出神经遗传病的可能 。
2. 系谱分析 开展详细的家系调查,根据系谱图,初步判断是否为遗传病,区分是单基因、多基
因或线粒体遗传,显性或隐性遗传,根据有无遗传早现现象推测是否为动态突变病 。
3. 体检 除神经系统常规体检外,需要根据病史和系谱注意某些特殊症状和体征,如神经纤维
瘤病的牛奶咖啡斑,并再次确认患者的受累范围 。
4. 常规辅助检查 特定基因缺陷可导致生化检测中相应酶和蛋白的改变,如假肥大型肌营养不
良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增高,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血清铜和铜蓝蛋白水平降低、尿铜排泄增加。影像学
检查可以发现特定神经结构的变化,如结节性硬化症、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头部影像检查 。 骨髓、
神经、肌肉等活检发现的病理征象则对某些神经遗传病具有确诊价值,如排骨肌萎缩症时神经活检可
见洋葱头样改变 。
5. 遗传物质和基因产物检测 包括染色体数量和结构变化、 DNA 分析(即基因诊断)、基因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