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7 - 第九版神经病学
P. 437

第十九章 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  427

结构变化和功能丧失程度的不同,本型又可分为 DMD 和 BMD 两种类型 。
       (1) Duchenne 型肌营养不良症 (DMD)
      1) DMD 是我国最常见的 X 连锁隐性遗传的肌病,发病率约 30/10 万男婴 。 1/3 的患儿是 DMD

基因新突变所致 。 女性为致病基因携带者,所生男孩 50% 的概率发病,无明显地理或种族差异 。

      2) 3 -5 岁隐匿出现骨盆带肌肉无力,表现为走路慢,脚尖着地,易跌跤 。 由千骼腰肌和股四头肌

无力而上楼及蹲位站立困难 。 背部伸肌无力使站立时腰椎过度前凸,臀中肌无力导致行走时骨盆向
两侧上下摆动,呈典型的鸭步 @。 由千腹肌和骼腰肌无力,患儿自仰卧位起立时必须先翻身转为俯卧
位,依次屈膝关节和鹘关节,并用手支撑躯干成俯跪位,然后以两手及双腿共同支撑躯干,再用手按压
膝部以辅助股四头肌的肌力,身体呈深鞠躬位,最后双手攀附下肢缓慢地站立,因十分用力而出现面

部发红 。 上述动作称为 Gowers 征(图 19-3) @ , 为 DMD 的特征性表现。 DMD 患儿坐在地板上,双手

交叉抱肩不能站起, 而 正常小儿很容易站起 。
       3) 肩脾带肌、上臂肌往往同时受累,但程度较轻 。 由于肩脾带松弛形成游离肩 。 因前锯肌和斜

              ~  . .,一..

            酗

"'"""'

图 19-3 Gowers 征
   432   433   434   435   436   437   438   439   440   441   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