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9 - 第九版神经病学
P. 429

第十九章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  419

     2. 抗胆碱酷酶药物试验

      (1) 新斯的明 (neostigmine) 试验:新斯的明 0. 5 - lmg 肌内注射, 20 分钟后肌无力症状明显减轻

者为阳性 。 可同时注射阿托品 0.5mg 以对抗新斯的明的毒簟碱样反应(瞳孔缩小、心动过缓、流涎、多
汗、腹痛、腹泻和呕吐等) 。

        (2) 腾喜龙 (tensilon) 试验:腾喜龙 10mg 用注射用水稀释至 1ml, 静脉注射 2mg, 观察 20 秒,如无
出汗、唾液增多等不良反应,再给予 8mg,1 分钟内症状好转为阳性,持续 10 分钟后又恢复原状 。

       【鉴别诊断]

     1. Lambert-Eaton 肌无力综合征 为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自身抗体的靶器官为周围神经末

梢突触前膜的钙离子通道和 ACh 囊泡释放区 。 多见于男性,约 2/3 患者伴发癌肿,尤其是燕麦细胞型
支气管肺癌,也可伴发其他 自 身免疫性疾病 。 临床表现为四肢近端肌无力,需 与 重症肌无力鉴别 。 此
病患者虽然活动后即感疲劳,但短暂用力收缩后肌力反而增强,而持续收缩后又呈疲劳状态,脑神经
支配的肌肉很少受累 。 另外,约半数患者伴有自主神经症状,出现口干、少汗、便秘、阳痰 。 新斯的明
试验可阳性,但不如重症肌无力敏感;神经低频重复刺激时波幅变化不大,但高频重复刺激波幅增高
可达 200% 以上;血清 AChR 抗体阴性;用盐酸肌治疗可使 ACh 释放增加而使症状改善 。 这些特征可
与重症肌无力鉴别 。

     2. 肉毒杆菌中毒 肉毒杆菌作用在突触前膜阻碍了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功能,临床表现为对

称性脑神经损害和骨骼肌瘫痪 。 但患者多有肉毒杆菌中毒的流行病学史,新斯的明试验或依酚氯按
试验 阴性 。

     3. 肌营养不良症 隐匿起病,症状无波动,病情逐渐加重,肌萎缩明显,血肌酶明显升高,新斯的

明试验阴性,抗胆碱酷酶药治疗无效 。

     4. 延髓麻痹 因延髓发出的后组脑神经受损出现咽喉肌无力表现,但多有其他神经定位体征,

病情进行性加重无波动,疲劳试验和新斯的明试验阴性,抗胆碱酷酶药治疗无效 。

     5. 多发性肌炎 表现为四肢近端肌无力,多伴有肌肉压痛,无晨轻暮重的波动现象,病情逐渐进

展,血 清肌酶明显增高 。 新斯的明试验阴性,抗胆碱酷酶药治疗无效 。
       【治疗】

     1. 药物治疗

       (1) 胆碱酣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胆碱酣酶,减少 ACh 的水解而减轻肌无力症状 。 成人每次口服漠

咄斯的明 (pyridostigmine bromide) 60 - 120mg, 3 - 4 次/日 。 应在饭前 30 -40 分钟服用,口服 2 小时达

高峰,作用时间为 6-8 小时,作用温和、平稳,不良反应小 。 辅助药如氯化钾、麻黄碱可加强胆碱酣酶
抑制剂的作用 。

       (2)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抑制自身免疫反应,减少 AChR 抗体的生成,适用于各种类型的 MG 。

      1) 冲击疗法:适用千住院危重病例、已用气管插管或呼吸机者 。 甲泼尼龙 (methyl prednisolone,

MPL)lOOOmg 静脉滴注, 1 次/日,连用 3 -5 日,随后每日减半量,即 500mg 、 250mg 、 125mg, 继之改为口

服泼尼松 (predinosine) 50mg, 当病情稳定后再逐渐减量 。 可用地塞米松 10 -20mg 静脉滴注, 1 次/日,
连用 7 -10 日 。 临床症状稳定改善后,停用地塞米松,改为泼尼松 60 - lOOmg 隔日顿服 。 当症状基本

消失后,逐渐减量至 5 -15mg 长期维持,至少 1 年以上 。 若病情波动,则需随时调整剂量 。 也可一开

始就口服泼尼松每天 60 -80mg, 当症状缓解后再逐渐减量 。 大剂量类固醇激素治疗初期可使病情加

重,甚至出现危象,应予注意 。

      2) 小剂量递增法:隔日每晨顿服泼尼松 20mg, 每周递增 10mg, 直至隔日每晨顿服 60 - 80mg, 待

症状稳定改善后,逐渐减量至隔日 5 -15mg 维持数年 。 此法可避免用药初期病情加重 。
       长期应用激素者应注意激素的不良反应如:胃溃疡出血、血糖升高、库欣综合征、股骨头坏死、骨

质疏松等 。
       (3) 免疫抑制剂:适用于对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疗效不佳或不能耐受,或因有高血压、糖尿病、溃疡
   424   425   426   427   428   429   430   431   432   433   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