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8 - 第九版神经病学
P. 408
398 第十七章周围神经疾病
【临床表现]
常见于男性多为一侧受累,表现为大腿前外侧下 2/3 区感觉异常如麻木、疼痛、蚁走感等,久站
或步行较久后症状加剧 。 查体可有大腿外侧感觉过敏、减退或消失,无肌萎缩和肌无力,呈慢性病程,
可反复发作,预后良好 。
[治疗]
首选病因治疗,如治疗糖尿病、动脉硬化、中毒等,肥胖者减肥,嗜酒者戒酒 。 疼痛严重者可口服
止痛镇静剂或卡马西平等,大剂量 B 族维生素或 2% 普鲁卡因局部封闭可能有效 。 疼痛严重,保守治
疗无效者可考虑行阔筋膜或腹股沟韧带切开术松解神经压迫 。
(十)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 (sciatica) 是指沿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支区内的疼痛综合征 。 坐骨神经发自低丛,由
L4 - S3 神经根组成,是全身最长最粗的神经,经梨状肌下孔出骨盆后分布于整个下肢 。
[病因】
原发性坐骨神经痛临床少见,又称坐骨神经炎,病因未明 。 可能与受凉、感冒,牙、鼻窦、扁桃体感
染侵犯周围神经外膜致间质性神经炎有关,常伴有肌炎或纤维组织炎 。
继发性坐骨神经痛临床上常见,是坐骨神经通路受周围组织或病变压迫或刺激所致,少数继发千
全身疾病如糖尿病、痛风、结缔组织病等,根据受损部位可分为根性和千性坐骨神经痛 。 根性坐骨神
经痛较千性坐骨神经痛多见,常由椎管内疾病(脊髓、马尾炎症, 腰祗 及椎管内肿瘤、外伤、血管畸形
等)及脊柱疾病(腰椎间盘突 出 、腰椎脊柱炎、 椎 管狭窄、腰椎骨关节病、脊柱结核、肿瘤等)引起 。 其
中以腰椎间盘突出引起者最为多见 。 干性坐骨神经痛常由祗骼关节病、鹘关节炎、腰大肌脓肿、盆腔
肿瘤、子宫附件炎、妊娠子宫压迫、臀肌注射部位不当所致 。
[临床表现】
青壮年多见,单侧居多 。 疼痛主要沿坐骨神经径路由腰部、臀部向股后、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放
射 。 疼痛常为持续性钝痛,阵发性加剧,也可为电击、刀割或烧灼样疼痛,行走和牵拉坐骨神经时疼痛
明显 。 根性痛在咳嗽、喷喧、用力时加剧 。 为减轻活动时诱发的疼痛或疼痛加剧,患者将患肢微屈并
卧向健侧,仰卧起立时先患侧膝关节弯曲,坐下时健侧臀部先着力,直立时脊柱向患侧侧凸等 。 查体
可发现直腿抬高试验 (Lasegue 征)阳性,患者仰卧,下肢伸直,检查者将患肢抬高,如在 70° 范围内患
者感疼痛即为阳性系腥旁肌反射性痉挛所致;患侧小腿外侧和足背可出现感觉障碍;踝反射减弱或
消失; L4 、 Ls 棘突旁、低骼旁、排肠肌处等有压痛点 。 腰祗部、祗骼、鹘关节 X 线片对发现骨折、脱位、先
天性脊柱畸形有帮助, CT 、 MRI 、椎管造影有助于脊柱、椎管内疾病的诊断, B 超可发现盆腔相关疾病,
肌电图及神经传导测定对判断坐骨神经损害部位、程度及预后有意义 。
[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如疼痛分布范围、加剧及减轻诱因、压痛点、 Lasegue 征、踝反射减弱及
影像学检查,可诊断本病 。 应注意与以下疾病鉴别:
1. 急性腰肌扭伤 有外伤史,腰部局部疼痛明显,无放射痛,压痛点在腰部两侧 。
2. 腰肌劳损、臀部纤维组织炎、院关节炎 也有下背部、臀部及下肢疼痛,但疼痛、压痛局限不
扩散,无感觉障碍、肌力减退等,踝反射一般正常 。 可行 X 线片或 CT 、 MRI 检查鉴别 。
【治疗]
1. 病因治疗 不同病因采取不同治疗方案,如腰椎间盘突出者急性期睡硬板床,休息 1 -2 周大
多症状稳定 。
2. 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可用止痛剂如时 1 啋美辛、布洛芬、卡马西平等 。 肌肉痉挛可用地西洋 5-
10mg 口服, 3 次/日 。 也可加用神经营养剂,如维生素 B1, 每次 lOOmg,l 次/日,肌内注射 。
3. 封闭疗法也可用 1% -2% 普鲁卡因或加泼尼松龙各 1ml 椎旁封闭 。
4. 物理疗法 急性期可选用超短波、红外线照射,疼痛减轻后可用感应电,殡离子透入及热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