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5 - 第九版神经病学
P. 405
第十七章周围神经疾病 395
[治疗】 汾
除病因治疗外还可辅以营养神经治疗 。 挠神经有良好的再生能力,治疗后功能恢复较其他上肢
神经为佳 。 ``八 E。
(二)正中神经麻痹 ”
正中神经 (medial nerve) 发自臂内侧束及外侧束,由 c6 -Ti 神经根纤维组成,支配包括旋前圆肌、
挠侧腕屈肌、各指屈肌、拇对掌肌、拇短屈肌等几乎前臂所有屈肌及大鱼际肌。主要功能为支配前臂
旋前屈腕屈指。正中神经的感觉支分布于手掌挠侧半,挠侧半 3 个半手指掌面及其中节和远节指
背皮肤 。
[病因】
继发于肩、肘关节脱位者多为牵拉伤 。 如为胧骨棵上骨折与月骨脱位,常合并正中神经挫伤或挤
压伤 。 由千正中神经整个行程中以腕部位置最为表浅,易被锐器戳伤或利器切割伤,并常伴屈肌腿
受损 。
[临床表现】
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握力及前臂旋前功能受损 。 上臂受损致完全性正中神经麻痹,表现为前臂
旋前不能,腕外展屈曲不能,拇、示、中指不能屈曲,握拳无力,拇指不能对掌、外展及屈曲;肌肉萎缩尤
以大鱼际肌明显,手掌扁平;拇指内收呈"猿手"畸形 。 前臂中 1/3 或下 1/3 损伤时,运动障碍仅限于
拇指外展、屈曲及对掌等 。
感觉障碍表现为手掌挠侧半,拇指、中指及示指掌面,无名指挠侧半掌面,示、中指末节和无名指
末节挠侧半背面感觉减退或消失,常合并灼性神经痛(图 17-1) 。
正中神经损伤常见于腕管综合征 (carpal tunnel syndrome , CTS) 。 腕管是由 8 块腕骨及其上方腕
横韧带共同组成的骨性纤维隧道,其间有正中神经与 9 条肌腿通过 。 各种内科疾病致腕管内容物水
肿、静脉淤滞,手腕部反复用力或创伤等原因致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出现挠侧 3 指感觉异常、麻
木疼痛及大鱼际肌萎缩称为腕管综合征 。
[诊断】
根据正中神经支配区运动、感觉障碍,并且神经电生理检测提示正中神经损伤,可诊断本病 。
【治疗】
腕管综合征的治疗包括腕关节制动,局部理疗,服用时 1 啋美辛、布洛芬等非肖体抗炎药,亦可在腕
管内注射泼尼松龙 0. 5ml 加 2% 的普鲁卡因 0.5ml, 每周 1 次, 4 -6 次为一个疗程 。 若 2 次以上无效,
肌电图示鱼际肌失神经支配可切开腕横韧带松解神经 。
(三)尺神经麻痹
尺神经 (ulnar nerve) 发自臂内侧束,由 Cs -兀神经根纤维组成,支配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
半、小鱼际肌、骨间肌、躬I 状肌、拇收肌、小指对掌屈肌等 。 主要功能为屈腕使手向尺侧倾斜,小指外
展、对掌及屈曲等 。 感觉支主要分布千腕以下手尺侧及小指、无名指尺侧半皮肤 。
【病因]
尺神经损伤常见千外伤、压迫、炎症、骨折、麻风等,亦见于柱拐姿势不当、胧骨内上棵发育异常及
肘外翻畸形 。 尺神经在肘部胧骨内上裸后方及尺骨鹰嘴处神经走行表浅,是嵌压等损伤常见部位 。
[临床表现]
运动障碍典型表现为手部小肌肉萎缩、无力,手指精细动作减退或不能 。 尺侧腕屈肌麻痹,挠侧
腕屈肌拈抗致手偏向挠侧;拇收肌麻痹、拇展肌拈抗致拇指维持外展位;屈肌减退、伸肌过度收缩使掌
指关节过伸,末指节屈曲呈"爪形手”,伴小鱼际肌及骨间肌萎缩 。 前臂尺神经中 1/3 和下 1/3 受损伤
时仅见手部小肌肉麻痹 。 感觉障碍主要表现为手背尺侧、小鱼际肌、小指和无名指尺侧半感觉减退或
消失(图 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