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9 - 第九版神经病学
P. 379
第十五章 癫 病 369
(2) 边缘叶性癫病持续状态:常表现为意识障碍和精神症状,又称精神运动性癫痛状态,常见千 \ ,飞I
颖叶癫病,须注意与其他原因导致的精神异常鉴别 。
(3) 偏侧抽撞状态伴偏侧轻瘫:多发生千幼儿,表现一侧抽搞,伴发作后一过性或永久性同侧肢
体瘫痪 。
另外,目前也倾向于可根据是否存在惊厥性发作将癫病持续状态分为惊厥性持续状态
(convulsive status epilepticus, CSE) 与非惊厥性持续状态 (non-convulsive status epilepticus, NCSE) 。
[治疗]
癫病持续状态的治疗目的为:保持稳定的生命体征和进行心肺功能支持;终止呈持续状态的癫病
发作,减少癫痛发作对脑部神经元的损害;寻找并尽可能根除病因及诱因;处理并发症 。
1. 一般措施
(1) 对症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必要时做气管插管或切开,尽可能对患者进行心电、血压、
呼吸、脑电的监测,定时进行血气分析、生化全项检查;查找诱发癫病持续状态的原因并治疗;有牙关
紧闭者应放置牙套 。
(2) 建立静脉通道: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值得注意的是葡萄糖溶液能使某些抗癫病药沉淀,
尤其是苯妥英钠 。
(3) 积极防治并发症:脑水肿可用 20% 甘露醇 125 -250ml 快速静滴;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控制感
染;高热可给予物理降温;纠正代谢紊乱如低血糖、低血钠、低血钙、高渗状态及肝性脑病等,纠正酸中
毒,并给予营养支持治疗 。
2. 药物选择 理想的抗癫病持续状态的药物应有以下特点:心能静脉给药;@可快速进入脑内,
阻止癫病发作; @无难以接受的不良反应,在脑内存在足够长的时间以防止再次发作 。 控制癫痛持续
状态的药物都应静脉给药,难以静脉给药的患者如新生儿和儿童,可以直肠内给药 。 因此,药物的选
择应基于特定的癫痛持续状态类型及它们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和易使用性 。
(1) 地西洋治疗:首先用地西洋 10 -20mg 静脉注射,每分钟不超过 2mg, 如有效,再将 60 - lOOmg
地西洋溶千 5% 葡萄糖生理盐水中,千 12 小时内缓慢静脉滴注 。 儿童首次剂量为 0. 25 - 0. Smg/kg,
一般不超过 10mg 。地西洋偶尔会抑制呼吸,需 停止注射,必要时加用呼吸兴奋剂 。
(2) 地西洋加苯妥英钠:首先用地西洋 10 -20mg 静脉注射取得疗效后,再用苯妥英钠 0. 3 -0. 6g
加入生理盐水 500ml 中静脉滴注,速度不超过 50mg/min 。 用药中如出现血压降低或心律不齐时需减
缓静滴速度或停药 。
(3) 苯妥英钠:部分患者也可单用苯妥英钠,剂量和方法同上 。
(4) 10% 水合氯酪: 20 -30ml 加等量植物油保留灌肠,每 8 -12 小时 1 次,适合肝功能不全或不
宜使用苯巴比妥类药物者 。
(5) 副醒: 8 - lOml( 儿童 0.3 叫/kg) 植物油稀释后保留灌肠 。 可引起剧咳,有呼吸疾病者勿用 。
经上述处理,发作控制后,可考虑使用苯巴比妥 0. 1 -0. 2g 肌注,每日 2 次,巩固和维持疗效 。 同
时鼻饲抗癫病药,达稳态浓度后逐渐停用苯巴比妥 。 上述方法均无效者,需按难治性癫病持续状态处
理 。 发作停止后,还需积极寻找癫痛状态的原因予以处理 。 对同存的并发症也要给予相应的治疗 。
3. 难治性癫病持续状态 难治性癫痛持续状态是指持续的癫病发作,对初期的一线药物地西洋、氯
硝西洋、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等无效,连续发作 1 小时以上者 。 癫病持续状态是急症,预后不仅与病因有
关,还与成功治疗的时间有关 。 如发作超过 1 小时,体内环境的稳定性被破坏,将引发中枢神经系统许多
不可逆损害,因而难治性癫病状态治疗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迅速终止发作,可选用下列药物:
(1) 异戊巴比妥:是治疗难治性癫病持续状态的标准疗法,几乎都有效 。 成人每次 0. 25 -0. 5g,
1 -4 岁的儿童每次 0. lg, 大于 4 岁的儿童每次 0.2g, 用注射用水稀释后缓慢静注,每分钟不超过
100mg 。 低血压、呼吸抑制复苏延迟是其主要的不良反应,因而在使用中往往需行气管插管,机械通
气来保证生命体征的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