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2 - 第九版神经病学
P. 352
342 第十四章运动障碍性疾病
前肌征) 。 检查者请患儿紧握检查者的第 二 、 三 手指时能感到患儿手的紧握程度不恒定,时紧时松
(挤奶妇手法或盈亏征) 。 有时肌无力可以是本病的突出征象,以致患儿在急性期不得不卧床 。
3. 精神障碍 患儿常伴某些精神症状,如焦虑、抑郁、情绪不稳、激惹、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at-
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偏执-强迫行为 (obsessive-compulsive behavior) 等 。 有时出
现精神症状先于舞蹈症 。
4. 其他 约 1/3 患儿可伴其他急性风湿热表现,如低热、关节炎、心瓣膜炎、风湿结节等 。
[辅助检查】
1. 血清学检查 白细胞增多,血沉加快, C 反应蛋白效价升高,抗链球菌溶血素 "O" 滴度增加;由
于本病多发生在链球菌感染后 2 -3 个月,甚至 6 -8 个月,故不少患儿发生舞蹈样动作时链球菌检查
常为阴性 。
2. 喉拭子培养可检出 A 族溶血型链球菌。
3. 脑电图及影像学检查 脑电图为轻度弥漫性慢活动,无特异性 。 多数患儿的头颅 CT 显示尾
状核区低密度灶及水肿, MRI 显示尾状核、壳核、苍白球增大,飞加权像信号增强,随症状好转而消退 。
【诊断及鉴别诊断】
1. 诊断 诊断主要依据儿童或青少年起病、有风湿热或链球菌感染史、亚急性或急性起病的舞
蹈症,伴肌张力低下、肌无力或(和)精神症状应考虑本病 。 合并其他风湿热表现及自限性病程可进
一步支持诊断 。
2. 鉴别诊断 对无风湿热或链球菌感染史、单独出现的小舞蹈病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舞蹈症鉴
别,如少年型亨廷顿病、神经棘红细胞增多症、肝豆状核变性、各种原因(药物、感染、脑缺氧、核黄疽)
引起的症状性舞蹈病 。 还需与抽动秽语综合征、扭转痉挛鉴别 。
【治疗】
1. 对症治疗对舞蹈症状可选用多巴胺受体拈抗剂,如氯丙噤 12. 5 - 25mg, 氛眽唗醇 0. 5 -
1mg, 奋乃静 2-4mg 或硫必利 50 - lOOmg, 每日 3 次口服 。 前两种药物易诱发锥体外系副作用,需注
意观察,一旦发生,需减少剂量 。 也可选用多巴胺耗竭剂,如丁苯那嗦 (tetrabenazine) 25 mg, 每日 2 -3
次口服 。 或可选用增加 GABA 含量的药物,如丙戊酸钠 200mg, 每日 3 次口服 。 加用苯二氮革类药,如
地西洋、氯硝西洋或硝西洋则可更有效地控制舞蹈症 。
2. 病因治疗 在确诊本病后,无论病症轻重,均需应用抗链球菌治疗,目的在千最大限度地防止
或减少小舞蹈病复发及避免心肌炎、心瓣膜病的发生 。一 般应用青霉素 80 万单位肌注, 2 次/日, 1 -2
周为一疗程 。 以后可给予长效青霉素 120 万单位肌注,每月 1 次 。 有人认为青霉素治疗应维持至少 5
年 。 不能使用青霉素,可改用其他链球菌敏感的抗生素,如头抱类 。
3. 免疫疗法 鉴于患儿患病期间体内有抗神经元抗体,故理论上免疫治疗可能有效 。 可应用糖
皮质激素,也有报道用血浆置换、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本病,可缩短病程及减轻症状 。
【预后】
本病为自限性,即使不经治疗, 3 -6 个月后也可自行缓解;适当治疗可缩短病程 。 约 1/4 患儿可
复发 。
第四节亨廷顿病
&:~:记 亨廷顿病 (Huntington disease, HD) 又称亨廷顿舞蹈病 (Huntington chorea 汃慢性进行性舞蹈病
(chronic progressive chorea) 、遗传性舞蹈病 (hereditary chorea) , 于 1842 年由 Waters 首报, 1872 年由美
国医师 George Huntington 系统描述而得名,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基底核和大脑皮质变性疾病,
临床上以隐匿起病、缓慢进展的舞蹈症、精神异常和痴呆为特征 。 该病的外显率非常高,受累个体的
后代一半发病,可发生千所有人种,白种人发病率最高,我国较少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