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1 - 第九版神经病学
P. 351

第十四章运动障碍性疾病  341

        (3) 二琉丁二酸钠 (Na-DMS): 是含有双琉基的低毒高效重金属络合剂,能与血中游离铜、组织中                                                                               岔
已与酶系统结合的铜离子结合,形成解离及毒性低的硫醇化合物从尿排出 。 溶于 10% 葡萄糖液 40ml
中缓慢静注,每次 lg, 每日 1 ~2 次, 5 ~7 日为一疗程,可间断使用数个疗程 。 排铜效果优于二琉丙醇
(BAL), 副作用较轻,牙限出血和鼻出血较多,可有口臭、头痛、恶心、乏力、四肢酸痛等 。

        (4) 其他:如二琉丙醇 (BAL) 、 二 琉丙磺酸 (DMPS 汃依地酸钙钠 (EDTA Na-Ca) 也有治疗作用,但
现较少用 。

     4. 中药治疗 大黄、黄连、姜黄、鱼腥草、泽泻、我术等由于具有利尿及排铜作用而对 WD 可能有

效,少数患者服药后早期出现腹泻、腹痛,其他不良反应少 。 但须强调的是单独使用中药治疗 WD, 效
果常不满意,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会更好 。 推荐用于症状前患者、早期或轻症患者、儿童患者以及长
期维持治疗者 。

     5. 对症治疗 如有肌强直及震颤者可用金刚浣胺和(或)苯海索,症状明显者可用复方左旋多

巴 。 依据精神症状酌情选用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促智药 。 无论有无肝损害均需护肝治疗,可选用
葡醒内酣、肌昔、维生素 C 等 。

     6. 手术治疗 包括脾切除和肝移植 。 脾切除适用千:严重脾功能亢进患者,长期白细胞和血小

板显著减少,经常出血或(和)感染;因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青霉胺不能应用;或青霉胺效果不明显 。
经各种治疗无效的严重病例可考虑肝移植 。

       【 预Fo 】
       本病早期诊断并早期驱铜治疗,一般较少影响生活质 量 和生存期,少数病情严重 者预后不良 。

                                    第三节小舞蹈病

       小舞蹈病 (chorea minor) 又称 Sydenham 舞蹈病 (Sydenham chorea) 、风湿性舞蹈病,于 1686 年由

Thomas Sydenham 首先描述,是风湿热在神经系统的常见表现 。 本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其临床特
征为舞蹈样动作、肌张力降低、肌力减退和(或)精神症状 。

       【病因及发病机制】
       早在 1780 年 Slott 即已提出本病与风湿病有关,现已证实本病是由 A 组 B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
起的自身免疫反应所致 。 部分患儿咽拭子培养 A 族溶血性链球菌呈阳性,血液和脑脊液中可查到抗
神经元抗体,该抗体能与尾状核、丘脑底核及其他部位神经元上的抗原结合 。 血清中的抗神经元抗体
滴度随着舞蹈症的好转而降低,随着病情加重而升高 。 这些资料提示机体针对链球菌感染的免疫应
答反应中产生的抗体,与某种未知基底核神经元抗原存在交叉反应,引起免疫炎性反应而致病 。
       [ 病理】
       病理改变主要为黑质、纹状体、丘脑底核、小脑齿状核及大脑皮质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及神
经细胞弥漫性变性,有的病例出现散在动脉炎、点状出血,有时脑组织可呈现栓塞性小梗死,软脑膜可
有轻度炎性改变,血管周围有少 量淋巴细胞浸润 。 尸解病例中 90% 发现有风湿性心脏病 。
       [ 临床表现 】
       多见千 5 -15 岁,男女之比约为 1 :3 。 无季节、种族差异 。 病前常有上呼吸道炎 、 咽喉炎等 A 组 B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史 。 大多数为亚急性起病,少数可急性起病 。

     1. 舞蹈症 可以是全身性,也可以是一侧较重,主要累及面部和肢体远端 。 表现为挤眉、弄眼、

獗嘴、吐舌、扮鬼脸,上肢各关节交替伸屈、内收,下肢步态颠簸,精神紧张时加重,睡眠时消失 。 患儿
可能会用有意识地主动运动去掩盖不自主运动 。 不自主舞蹈样动作可于扰随意运动,导致步态笨拙、
持物跌落、动作不稳、暴发性言语 。 舞蹈症常在发病 2 -4 周内加重, 3 -6 个月内自发缓解 。 约 20%
的患儿会复发通常在 2 年内 。 少数在初次发病十年后再次出现轻微的舞蹈症 。

     2. 肌张力低下和肌无力 可有明显的肌张力减低和肌无力 。 当患儿举臂过头时,手掌旋前(旋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