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8 - 第九版神经病学
P. 348

338  第十四章运动障碍性疾病

     由 Wilson 首先描述,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所致的肝硬化和以基底核为主的脑部变性疾病 。 临床
     特征为进行性加重的锥体外系症状、精神症状、肝硬化、肾功能损害及角膜色素环 (Kayser-Fleischer
     ring,K-F 环) 。

           本病的患病率各国报道不一,一般在 (0. 5 - 3)/10 万,欧美国家罕见,但在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

     岛、罗马尼亚某些地区、日本的某些地区、东欧犹太人及我国的患病率较高 。
            [病因及发病机制】
            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先后提出了六种发病学说,即胃肠道对铜的吸收增多、铜蓝蛋

     白异常、异常蛋白质的存在、胆道排铜障碍、溶酶体缺陷、控制基因突变,这些均未能满意解释而逐渐
     被否定 。 1985 年 WD 基因被精确定位千 13q14. 3, 1993 年 WD 基因被克隆 。 WD 是基因突变导致的
     遗传性疾病,其基因突变的数目众多,已达 295 种,而且突变的类型相当复杂,纯合突变较少而复合杂
     合突变(携带两个不同突变)多见 。 目前证实 ATP7B 基因突变是本病的主要原因, ATP7B 基因主要在
     肝脏表达,表达产物 P 型铜转运 ATP 酶 (ATP7B 酶)位千肝细胞 Golgi 体,负责肝细胞内的铜转运 。 由
     于其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不能将多余的铜离子从细胞内转运出去,使过量铜离子在肝、脑、肾、角膜
     等组织沉积而致病 。 然而 ATP7B 酶如何改变导致发病至今仍未阐明 。

            【病理】
            病理改变主要累及肝、脑、肾、角膜等处 。 肝脏外表及切面均可见大小不等的结节或假小叶,病变
     明显者像坏死性肝硬化,肝细胞常有脂肪变性,并含铜颗粒 。 电镜下可见肝细胞内线粒体变致密,线
     粒体峙消失,粗面内质网断裂 。 脑部以壳核最明显,其次为苍白球及尾状核,大脑皮质亦可受侵 。 壳
     核最早发生变性,然后病变范围逐渐扩大到上述诸结构 。 壳核萎缩,岛叶皮质内陷,壳核及尾状核色
     素沉着加深,严重者可形成空洞 。 镜检可见壳核内神经元和髓鞘纤维显著减少或完全消失,胶质细胞
     增生 。 其他受累部位镜下可见类似变化 。 在角膜边缘后弹力层及内皮细胞质内,有棕黄色的细小铜
     颗粒沉积 。
            【临床表现】
            多见千 5 -35 岁,少数可迟至成年期,男稍多于女 。 以肝脏症状起病者平均年龄约 11 岁,以神经
     症状起病者平均年龄约 19 岁 。

          1. 神经症状 主要是锥体外系症状,表现为肢体舞蹈样及手足徐动样动作,肌张力障碍,怪异表

     情,静止性、意向性或姿势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屈曲姿势及慌张步态等 。
     20 岁之前起病常以肌张力障碍、帕金森综合征为主,年龄更大者多表现震颤、舞蹈样或投掷样动作 。
     小脑损害导致共济失调和语言障碍,锥体系损害出现腿反射亢进、病理反射和假性延髓麻痹等,下丘
     脑损害产生肥胖、持续高热及高血压,少数患者可有癫病发作 。 病情常缓慢发展,呈阶段性缓解或加
     重,亦有进展迅速者,特别是年轻患者 。

          2. 精神症状 主要表现为情感障碍和行为异常,如淡漠、抑郁、欣快、兴奋躁动、动作幼稚或怪

     异、攻击行为、生活懒散等,少数可有各种幻觉、妄想、人格改变、自杀等 。

          3. 肝脏症状 约 80% 患者发生肝脏受损的征象。大多数表现为非特异性慢性肝病症状

     群,如倦怠、无力、食欲缺乏、肝区疼痛、肝大或缩小、脾大及脾功能亢进、黄疽、腹水、蜘蛛恁、食
     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肝性脑病等。 10% - 30% 的患者发生慢性活动性肝炎,少数患者呈现无
     症状性肝、脾大,或仅转氨酶持续升高 。 因肝损害还可使体内激素代谢异常,导致内分泌紊乱,
     出现青春期延迟、月经不调或闭经,男性乳房发育等 。 极少数患者以急性肝衰竭和急性溶血性
     贫血起病,多千短期内死亡 。

          4. 眼部异常 K-F 环是本病最重要的体征,见千 95% -98% 患者,绝大多数双眼,个别为单眼 。

     大多在出现神经系统受损征象时就可发现此环,位于角膜与巩膜交界处,在角膜的内表面上,呈绿褐
     色或金褐色,宽约 1. 3mm, 光线斜照角膜时看得最清楚,但早期常需用裂隙灯检查方可发现(图 14-
     3) 。 少数患者可出现晶状体浑浊、暗适应下降及瞳孔对光反应迟钝等 。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