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9 - 第九版神经病学
P. 299
第十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289
本病应注意与 SSPE 鉴别 。 目前无特异治疗 。
第二节细菌感染性疾病
由于各种细菌侵害神经系统所致的炎症性疾病称为神经系统细菌感染 。 细菌感染是神经系统常
见疾病之一,病原菌常常侵袭力强,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软脑膜,脑、脊髓实质,或感染邻近的组织如
静脉窦、周围神经等 。 本节将对神经系统常见的细菌感染性疾病进行讨论和叙述 。
一、化脓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 (purulent meningitis) 是由化脓性细菌感染所致的脑脊膜炎症,是中枢神经系统常 ,or &)
见的化脓性感染 。 通常急性起病,好发于婴幼儿和儿童 。
【病因及发病机制】
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为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 B 型,其次为金黄色葡
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变性杆菌、厌氧杆菌、沙门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等 。
感染的来源可因心、肺以及其他脏器感染波及脑室和蛛网膜下腔系统,或由颅骨、椎骨或脑实质
感染病灶直接蔓延引起,部分也可以通过颅骨、鼻窦或乳突骨折或神经外科手术侵入蛛网膜下腔引起
感染,由腰椎穿刺引起者罕见 。
致病细菌经血液循环侵入蛛网膜下腔后,由千缺乏有效的免疫防御,细菌大扯繁殖,菌壁抗原成
分及某些介导炎性反应的细胞因子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促使中性粒细胞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诱发一系
列软脑膜的炎性病理改变 。
【病理】
基本病理改变是软脑膜炎、脑膜血管充血和炎性细胞浸润 。 表现为:心软脑膜及大脑浅表血管充
血,脑表面被蛛网膜下腔的大量脓性渗出物所覆盖,脑沟及脑基底池脓性分泌物沉积;@脑膜有炎性
细胞浸润,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后期则以淋巴细胞、浆细胞为主,成纤维细胞明显增多;@蛛网膜
下腔出现大量多形核细胞及纤维蛋白渗出物,蛛网膜纤维化,渗出物被局部包裹;@室管膜和脉络膜
有炎性细胞浸润,血管充血,严重者有静脉血栓形成;@脑实质中偶有局灶性脓肿存在 。
【临床表现】
各种细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类似,主要如下:
1. 感染症状发热、寒战或上呼吸道感染表现等 。
2. 脑膜刺激征 表现为颈项强直, Kemig 征和 Brudzinski 征阳性 。 但新生儿、老年人或昏迷患者
脑膜刺激征常常不明显 。
3. 颅内压增高 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 。 腰穿时检测颅内压明显升高,有的在临床
上甚至形成脑茄 。
4. 局灶症状 部分患者可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损害的症状,如偏瘫、失语等 。
5. 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有比较特殊的临床特征,如脑膜炎双球菌脑膜炎(又称流行性脑脊髓膜
炎)菌血症时出现的皮疹,开始为弥散性红色斑丘疹,迅速转变成皮肤痪点,主要见于躯干、下肢、黏膜
以及结膜,偶见千手掌及足底 。
【辅助检查】
1. 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计数增加,通常为 (10 - 30) xl09/L, 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偶可正常或超过
40xl09/L 。
2. 脑沓液检查 压力常升高;外观混浊或呈脓性;细胞数明显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通常为
(1000 - 10 000) x 106/L; 蛋白质升高;糖含量下降,通常低于 2. 2rnmoVL; 氯化物降低 。 涂片革兰染色
阳性率在 60% 以上,细菌培养阳性率在 80% 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