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7 - 第九版神经病学
P. 237

第 九 章脑血管疾病                                                          227

者;@高密度 三 角征 (dense triangle sign) : 在非增强的冠状层面显示出上矢状窦的后部为高密度的 三      \UTE~
角形影像,提示为新鲜血栓;@束带征 (cord sign) : 与扫描平面平行的血管显示高密度影,提示新鲜血
栓形成,特异性较低 。

       (2) 间接征象:包括:心局灶性或弥漫性脑水肿,表现为脑室和脑沟缩小,脑白质低密度;@静脉
性梗死表现的低密度灶,有时可见梗死区内有高密度的出血灶,偶见蛛网膜下腔出血;@大脑嫌和小
脑幕增强 。 CT 正常不能排除 CVT, 但有助于排除其他疾病如肿瘤、脑炎、脑脓肿和蛛网膜下腔出
血等 。

     2. MRI 不同时间表现不同 。 急性期 (I -5 天)发现正常血液流空现象消失,可见 Tl 等信号、飞

低信号;亚急性期 (I -2 周) Tl 、飞均呈高信号;恢复期 (2 周后),可重新出现血液流空现象 。 MRI 正
常不能排除 CVT 。

     3. 磁共振静脉血管造影 (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 MRV) MRV 主要直接征象为

脑静脉(窦)内血流高信号缺失,间接征象为病变远侧侧支循环形成、深静脉扩张或其他引流静脉显

现,为临床诊断的主要手段 。
     4. DSA 是诊断 CVT 的“金标准”,表现为病变的静脉窦在静脉时相不显影 。
     5. 脑脊液检查 早期主要是颅内压增高,细胞数和生化指标常在正常范围,中、后期脑脊液蛋白

常轻、中度增高 。 伴有出血者,脑脊液可见红细胞,蛋白可以明显升高 。 化脓性血栓形成可见中性粒
细胞数增多 。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主要根据典型的病史、高颅压症状,以及 CT 、 MRI 、 MRV 等影像特征 。 DSA 颅内静脉血管造
影可以明确诊断 。 本病需要与良性颅内压增高、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颅内肿瘤以及脑出血等相鉴别 。
       【治疗】
       本组疾病治疗的原则包括针对基础病因的治疗,静脉血栓本身的治疗及对症治疗等 。

      1. 病因治疗是 CVT 的根本治疗之一 ,主要有:

       (I) 感染性患者,应根据不同的病原体及早选用敏感、足量、足疗程的抗生素治疗 。
       (2) 严重脱水者,应进行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
       (3) 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白塞病者可予以激素治疗 。
       (4) 对于血液系统疾病应给予相应的治疗 。
       (5) 血黏度增高者,采用扩容、降低血黏度等治疗 。

     2. 抗血栓治疗

       (I) 抗凝治疗:越早越好,即使有小量颅内出血或产后 1 个月也可酌情使用,可以明显降低死亡
率和改善患者的预后 。 可选用低分子肝素,但应注意存在颅内出血的危险,故用药前和用药期间应监
测凝血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 远期治疗可选用口服抗凝药华法林,应检测 INR, 根据情况调整剂
量,目标 INR 为 2. 0 -3. 0, 维持 6 -12 个月 。

       (2) 溶栓治疗:可应用尿激酶和 rt-PA 静脉溶栓,但尚无证据表明其治疗优千抗凝治疗,可以作为
抗凝治疗后仍继续恶化的第二选择 。 有条件可行血管介入局部溶栓 。

       (3) 介入治疗:血管介入静脉内导管机械性溶栓治疗和血管成形术等 。

     3. 对症治疗

       (I) 降颅压治疗可应用甘露醇、甘油果糖、味塞米、白蛋白等药物 。 CVT 所致的急性高颅压在药
物无效时考虑相应的手术治疗,如脑室引流术、静脉搭桥术等 。

       (2) 有癫病发作时可进行抗癫病治疗 。
       【预后】
       CVT 总体预后较好, 一 半以上的患者能够痊愈,死亡率不超过 10%, 少数有复发 。 预后不良的因

素包括高龄、伴发颅内出血、癫病发作、昏迷精神障碍、脑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颅窝病灶、原发病灶加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