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第九版神经病学
P. 21

第二章 神经系统的解剖 、 生理及病损的定位诊断                                        11

很小,占全脑重量的 0. 3% 左右,但其纤维联系却广泛而复杂,与脑干、基底核、丘脑、边缘系统及大脑                汾
皮质之间有密切联系 。 下丘脑的核团分为 4 个区: 心视前区:视前核所在,位于第 三 脑室两旁,终板后
方 。 分为视前内侧核和视前外侧核,与体温调节有关 。@视上区:内有两个核,视上核在视交叉之上,                小O
发出视上垂体束至神经垂体,与水代谢有关;室旁核在第 三 脑室两旁,前连合后方,与糖代谢有关 。
@结节区:内有下丘脑内侧核群的腹内侧核和背内侧核及漏斗核,腹内侧核是位于乳头体之前视上核                             盲
之后的卵圆形灰质块,与性功能有关;背内侧核居千腹内侧核之上、第 三脑室两旁及室旁核腹侧,与脂
肪代谢有关 。@乳头体区:含有下丘脑后核和乳头体核,下丘脑后核位于第 三 脑室两旁,与产热保温
有关 。

       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和内分泌活动的皮质下中枢,下丘脑的某些细胞既是神经元又是内分泌
细胞 。 下丘脑对体温、摄食、水盐平衡和内分泌活动进行调节,同时也参与情绪活动 。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下丘脑损害可出现一系列十分复杂的症状和综合征 。

     1. 视上核、室旁核及其纤维束损害 可产生中枢性尿崩症 。 此症是由于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

引起的,表现为多饮烦渴、多尿、尿比重降低(一般低千 I. 006 汃尿渗透压低于 290m0sm/L, 尿中不
含糖 。

     2. 下丘脑的散热和产热中枢损害 可产生体温调节障碍 。 散热中枢在前内侧区,尤其是视前

区,对体温的升高敏感 。 当体温增高时,散热功能被发动,表现为皮肤血管扩张和大 量 出汗,通过
热辐射和汗液的蒸发散失多余的热量,以维持正常的体温 。 此区病变破坏了散热机制,表现为中
枢性高热和不能忍受高温环境 。 下丘脑的产热中枢在后外侧区,对低温敏感,受到低千体温的温
度刺激时,可发动产热机制,表现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竖毛、心率增加和内脏活动增强等,通
过这些活动来减少散热和产生热 量 ,以维持正常的体温 。 如此区病变破坏了产热机制,则可表现
体温过低 。

     3. 下丘脑饱食中枢和摄食中枢受损 可产生摄食异常 。 饱食中枢(下丘脑腹内侧核)损害,表现

为食欲亢进、食量增大,往往导致过度肥胖,称下丘脑性肥胖;摄食中枢(灰结节的外侧区)损害,表现
为食欲缺乏、厌食,消瘦甚至恶病质 。

     4. 下丘脑视前区与后区网状结构损害 可产生睡眠觉醒障碍 。 下丘脑视前区与睡眠有关,此区

损害可出现失眠 。 下丘脑后区属网状结构的 一 部分,参与上行激活系统的功能,与觉醒有关,损害时
可产生睡眠过度、嗜睡,还可出现“发作性睡病" (narcolepsy) 。

     5. 下丘脑腹内侧核和结节区损害 可产生生殖与性功能障碍 。 腹内侧核为性行为抑制中枢,病

损时失去抑制,可出现性早熟、智力低下等 。 下丘脑结节区的腹内侧核是促性腺中枢,损害时促性腺
激素释放不足,有时病损波及相近的调节脂肪代谢的神经结构,常同时出现向心性肥胖、性器官发育
迟缓、男性睾丸较小女性原发性闭经等,称为肥胖性生殖无能症 。

     6. 下丘脑的后区和前区损害 可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 下丘脑的后区和前区分别为交感神

经与副交感神经的高级中枢,损害时可出现血压不稳、心率改变、多汗、腺体分泌障碍及胃肠功能失调
等,还可出现严重的胃肠功能障碍,有时可导致胃和十 二指肠溃疡和出血 。

      (三)上丘脑
       上丘脑 (epithalamus) 位于丘脑内侧,第 三 脑室顶部周围 。 主要结构有:心松果体:位于两上丘之
间,长约 1cm, 呈锥体形,其基底附着于缰连合; @ 缰连合:位于两上丘中间,松果体前方,由横行的纤
维束组成; @后连合:位千松果体下方,亦由横行的纤维束组成 。
       上丘脑的病变常见千松果体肿瘤,可出现由肿瘤压迫中脑四叠体而引起的帕里诺综合征
(Parinaud syndrome) , 表现为: 心瞳孔对光反射消失(上丘受损); @ 眼球垂直同向运动障碍,特别是向
上的凝视麻痹(上丘受损); @ 神经性聋(下丘受损); @ 小脑性共济失调(结合臂受损) 。 症状多为
双侧 。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