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9 - 第九版神经病学
P. 209

第九章 脑血 管疾病            199

(4) 多发性脑梗死 (multiple infarction) :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供血系统脑血管闭塞引起的梗

死 。 当存在高黏血症和高凝状态时,患者的多个脑动脉狭窄可以同时形成血栓,导致多发性脑梗死 。

一 般由反复多次发生脑梗死所致 。

【 辅助检查】

对初步诊断脑卒中的患者,如果在溶栓治疗时间窗内,最初辅助检查的主要目的是进行溶栓指征

的紧急筛查 。 血糖化验对明确溶栓指征是必需的 。 如果有出血倾向或不能确定是否使用了抗凝药,

还必需化验全血细胞计数(包括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 (PT) 、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 和活化部分凝

血活酶时间 (APTT) 。 脑 CT 平扫是最重要的初始辅助检查,可排除脑出血和明确脑梗死诊断 。

卒中常规实验室检查的目的是排除类卒中或其他病因,了解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 所有患者都应

做的辅助检查项目: 心脑 CT 平扫或 MRI;(2)血糖;@全血细胞计数、 PT 、 INR 和 APTT;@ 肝肾功能,电

解质,血脂; @肌钙蛋白、心肌酶谱等心肌缺血标志物;@氧饱和度;@心电图;@胸部 X 线检查 。

部分患者必要时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心毒理学筛查;@血液酒精水平;@妊娠试验;@动脉血气分

析(若怀疑缺氧); @腰穿(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而 CT 没显示,或怀疑脑卒中继发千感染性疾病);

@脑电图(怀疑癫痛发作)等 。

1. 脑 CT 急诊脑 CT 平扫可准确识别绝大多数颅内出血,并帮助鉴别非血管性病变(如脑肿

瘤),是疑似脑卒中患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多数

病例发病 24 小时后脑 CT 逐渐显示低密度梗死灶,发

病后 2 -15 日可见均匀片状或模形的明显低密度灶

(图 9-1) 。 大面积脑梗死有脑水肿和占位效应,出血性

梗死呈混杂密度 。 病后 2 -3 周为梗死吸收期,由千病

灶水肿消失及吞噬细胞浸润可与周围正常脑组织等密

度, CT 上 难以分辨,称为“模糊效应" 。 增强扫描有诊

断意义,梗死后 5 -6 日出现增强现象, 1 -2 周最明显,

约 90% 的梗死灶显示不均匀强化 。 头颅 CT 是最方便、

快捷和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缺点是对脑干、小脑部

位病灶及较小梗死灶分辨率差 。

2. 多模式 CT 灌注 CT 等多模式 CT 检查可区别

可逆性和不可逆性缺血,帮助识别缺血半暗带,但其在

指导急性脑梗死治疗方面的作用目前还没有确定 。                    图 9-1 CT 扫描示低密度脑梗死病灶

3. MRI 普通 MRI( 兀加权、飞加权及质子相)在

识别急性小梗死灶和后颅窝梗死方面明显优于平扫脑 CT 。 MRI 可清晰显示早期缺血性梗死,梗死灶

T呈低信号、飞呈高信号(图 9-2), 出血性梗死时兀加权像有高信号混杂 。 MRI 弥散加权成像 (DWI)

在症状出现数分钟内就可显示缺血灶,虽然超早期显示的缺血灶有些是可逆的,但在发病 3 小时以后

显示的缺血灶基本代表了脑梗死的大小 。 灌注加权成像 (PWI) 可显示脑血流动力学状况和脑组织缺

血范围 。 弥散-灌注不匹配 (PWI 显示低灌注区而无与其相应大小的 DWI 异常)可提示可能存在的缺

血半暗带大小 。 飞加权梯度回波磁共振成像 (GRE-T2 ? WI) 和磁敏感加权成像 (SWI) 可以发现脑 CT

不能显示的无症状性微出血 。 MRI 还有无电离辐射和不需碟造影剂的优点 。 缺点有费用较高,检查

时间较长, 一 些患者有检查禁忌证(如有心脏起搏器、金属植入物或幽闭恐惧症等) 。

4. 血管病变检查 常用检查方法包括颈动脉双功超声、经颅多普勒 (TCD) 、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 、 CT 血管成像 (CTA) 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等 。

颈动脉双功超声对发现颅外颈动脉血管病变,特别是狭窄和斑块,很有帮助 。 TCD 对评估颅内外

血管狭窄闭塞痉挛或侧支循环有 一 定帮助,也用千检查微栓子和监测治疗效果,缺点是受操作人员                    \IJrECli

技术水平和骨窗影响较大。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