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 - 第九版神经病学
P. 63

第二章 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病损的定位诊断                                     53

瘫痪,称单瘫 。 可见千肿瘤压迫、动脉皮质支梗死等 。

     2. 内囊型 内囊是感觉、运动等传导束的集中地,损伤时出现“ 三 偏"综合征,即偏瘫、偏身感觉

障碍和偏盲 。 多见于急性脑血管病 。

     3. 脑干型 出现交叉性瘫痪,即病变侧脑神经麻痹和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 。 多见千脑干肿瘤和

(或)脑干血管闭塞 。

     4. 音髓型 脊髓横贯性损害时,因双侧锥体束受损而出现双侧肢体的瘫痪,如截瘫或四肢瘫 。

多见千脊髓炎、外伤或肿瘤产生的脊髓压迫症等 。
      (二)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的特点为肌张力降低,健反射减弱或消失,肌肉萎缩,无病理反射 。 下运动

神经元各部位病变时瘫痪的特点为:

      1. 脊髓前角细胞 表现为节段性、弛缓性瘫痪而无感觉障碍 。 如 Cs 前角损害引起 三 角肌瘫痪

和萎缩, Cg -Tl 损害引起手部小肌肉萎缩, L3 损害使股四头肌萎缩无力, Ls 损害则使踝关节及足趾
背屈不能 。 急性起病多见千脊髓灰质炎;缓慢进展性疾病还可出现肌束震颤,见于运动神经元
病等 。

     2. 前根 损伤节段呈弛缓性瘫痪,亦无感觉障碍 。 常同时损害后根而出现根性疼痛和节段性感

觉障碍 。 见千髓外肿瘤的压迫、脊膜的炎症或椎骨病变 。

     3. 神经丛 神经丛含有运动纤维和感觉纤维,病变时常累及 一 个肢体的多数周围神经,引起弛

缓性瘫痪感觉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伴有疼痛 。

     4. 周围神经 神经支配区的肌肉出现弛缓性瘫痪,同时伴有感觉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或疼痛 。

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时出现对称性四肢远端肌肉瘫痪,伴手套-袜套样感觉障碍 。

第七节感觉系统

       感觉 (sensory) 是作用于各个感受器的各种形式的刺激在人脑中的直接反应 。 感觉包括两大类:  l(l''ltl
特殊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和嗅觉)和一般感觉(浅感觉、深感觉和复合感觉) 。 感觉障碍是神经系统
疾病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并对神经系统损伤的定位诊断有重要意义 。 特殊感觉在本章第三节"脑神
经”中已分别介绍,本节仅讨论一 般感觉 。

       一般感觉可分为以下 3 种:

     1. 浅感觉 指来自皮肤和黏膜的痛觉、温度觉及触觉 。
     2. 深感觉 指来自肌腿、肌肉、骨膜和关节的运动觉、位置觉和振动觉 。
     3. 复合感觉 又称皮质感觉,指大脑顶叶皮质对深浅感觉分析、比较、整合而形成的实体觉、图

形觉两点辨别觉、定位觉和重量觉等 。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一)各种感觉传导通路
       各种一般感觉的神经末梢分别有其特异的感受器,接受刺激后经周围神经、脊髓(脊神经)或脑

干(脑神经)、间脑传至大脑皮质的感觉中枢 。

     1. 痛觉、温度觉传导通路第 1 级神经元位千脊神经节内,周围突构成脊神经的感觉纤维,中

枢突从后根外侧部进入脊髓后角,起始为第 2 级神经元,经白质前连合交叉至对侧外侧索,组成脊髓
丘脑侧束,终止于丘脑腹后外侧核,再起始第 3 级神经元,轴突组成丘脑皮质束,至中央后回的中上部
和旁中央小叶的后部(图 2-46) 。

     2. 触觉传导通路第 1 级神经元位于脊神经节内,周围突构成脊神经的感觉纤维,分布于皮肤

触觉感受器,中枢突从后根内侧部进入脊髓后索,其中传导精细触觉的纤维随薄、模束上行,走在深感

觉传导通路中 。 传导粗略触觉的纤维入后角固有核,其轴突大部分经白质前连合交叉至对侧前索,小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