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4 - 第九版神经病学
P. 464

454  第二十一章 神经系统发音异常性疾病

     齿状突高出此线 3mm 以上即可确诊,高出 0-3mm 为可疑 。
            头颅 CT 可发现脑室扩大、脑积水等异常 。 MRI 可清楚地显示中脑导水管、第四脑室及脑干的改

     变,能够发现小脑扁桃体下商中脑导水管狭窄及延髓脊髓空 洞症等畸形 。
            【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心成年后起病,缓慢进展病程; @ 颈短 、 后发际低,颈部活动受限; @枕骨大孔区综合征

     的症状和体征; @典型的影像学改变 。 可合并 Amold-Chiari 畸形、扁平颅底和寰枢椎脱位等畸形 。
            本病应与延髓、脊髓空洞症,后颅窝或枕骨大孔区占位性病变,多发性硬化及脑干、小脑、后组脑

     神经、脊髓损伤所引起的疾病相鉴别 。 CT 及 MRI 检查是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 。
            【治疗]
            手术是本病唯一的治疗方法 。 X 线平片及 MRI 显示畸形,但无临床症状或症状轻微者,可观察随

     访 。 临床症状明显且进行性加重、脑脊液循环受阻、颅内压增高、 X 线片示合并寰枢椎脱位者是本病

     的手术适应证 。 手术可解除畸形对延髓、小脑或上位颈髓的压迫,重建脑脊液循环通路,加固不稳定

     的枕骨脊椎关节等 。

           二、扁平颅底

            扁平颅底 (platybasia) 是颅颈区较常见的先天性骨畸形,系指颅前、中、后窝的颅底部位,特别是鞍
     背至枕大孔前缘处,自颅腔向上凸,使颅底变得扁平,蝶骨体长轴与枕骨斜坡构成的颅底角度变大超
     过 145° 。 常同时合并颅底 凹 陷症,多为原发性先天性发育缺陷 。

            扁平颅底单独存在时可无临床症状或仅有短颈、蹊颈等外观 。 临床诊断主要根据是异常的颅底
     角 。 颅底角 (basal angle) 是指颅骨 X 线侧位片上由鼻根至蝶鞍中心连线与蝶鞍中心向枕骨大孔前缘

     连线所形成的夹角(图 21-1) , 成人正常值为 109°- 145°' 平均为 132° 。 颅底角超过 145° 对扁平颅底

     有诊断意义 。 单纯扁平颅底无需治疗 。

           三、小脑扁桃体下痐畸形

            小脑扁桃体下茄畸形又称 Amold-Chiari 畸形,是一种先天性枕骨大孔区的发育异常,颅后窝容积
     变小,小脑扁桃体、延髓下段及第四脑室下部茹入颈段椎管内,造成枕大池变小或闭塞、蛛网膜粘连肥
     厚等 。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胚胎第 3 个月时神经组织生长过快或脑组织发育不良,及脑室系统和蛛网
     膜下腔之间脑脊液动力学紊乱有关 。 小脑扁桃体延长与延髓下段和第四脑室下部成模形进入枕骨大
     孔或颈椎管内,舌咽、迷走、副及舌下等后组脑神经和上部颈神经牵拉下移,枕骨大孔和颈上段椎管被
     填满,脑脊液循环受阻导致梗阻性脑积水 。 本病常伴有其他颅颈区畸形,如脊髓脊膜膨出、颈椎裂、脊
     髓空洞症、第四脑室囊肿和小脑发育不全等 。
            临床上依据畸形的特点及轻重程度可分为四型:

          1. Chiari I 型 小脑扁桃体及下蟒部茹至椎管内,延髓与第四脑室位置正常或轻度下移,可合

     并脊髓空洞症,一般不伴有脊髓脊膜膨出 。

          2. Chiari II 型 最常见,为小脑、延髓、第四脑室均茄至椎管内,第四脑室正中孔与导水管粘连

     狭窄造成梗阻性脑积水,多伴有脊髓脊膜膨出 。

          3. Chiari 皿型 最严重,除 1I 型特点外,常合并上颈段、枕部脑膜膨出 。
          4. Chiari N 型 表现为小脑发育不全,不向下方移位 。

            【临床表现】
            女性多千男性, I 型多见于儿童与成人; II 型多见于婴儿;皿型多在新生儿期发病; W 型罕见,常
     于婴儿期发病 。
   459   460   461   462   463   464   465   466   467   468   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