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1 - 第九版神经病学
P. 401

第十七章周围神经疾病  391

     2. 理疗 急性期可在茎乳口附近行超短波透热疗法、红外线照射或局部热敷等,有利千改善局

部血液循环,减轻神经水肿 。

     3. 护眼 患者由千长期不能闭眼瞬目使角膜暴露和干燥,易致感染,可戴眼罩防护,或用左氧氮

沙星眼药水等预防感染,保护角膜 。

     4. 康复治疗 恢复期可行碟离子透入疗法、针刺或电针治疗等 。

       【预后】

      不完全性面瘫患者 1 -2 个月内可能恢复或痊愈,完全性面瘫患者 一 般需 2 - 8 个月甚至 1 年时

间恢复,且常遗留后遗症 。 1 周内味觉恢复提示预后良好 。 年轻患者预后好,老年患者伴乳突疼痛或
合并糖尿病、高 血压、动脉硬 化、 心 肌梗死等预后较差 。

     三、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 (facial spasm) 亦称为面肌抽搞,是指一侧面部肌肉间断性不自主阵挛性抽动或无痛性
强直 。

       【病因】
       本病病因未明,常由异常动脉或静脉、罕见基底动脉瘤、听神经瘤、脑干梗死或多发性硬化所致 。
近年来国内外报道大多数面肌痉挛有错行血管压迫面神经根,行显微外科手术减压后可获治愈,提示
与 三叉神经痛有类似发病基础,少数患者也可为 Bell 麻痹后遗症表现 。
       [发病机制】
       面肌痉挛的发病机制推测为面神经异位兴奋或伪突触传导所致 。
       [病理】
       可见面神经神经纤维因受压所致继发性脱髓鞘改变 。
       [临床表现]
       多中年以后起病,女性较多 。 发病早期多为眼轮匝肌间歇性抽擂,后逐渐缓慢扩散至一侧面部其
他面肌,以口角肌肉抽搞最为明显,严重时可累及同侧颈阔肌 。 紧张、疲倦、自主运动时抽擂加剧,入
睡后停止,两侧面肌均有抽摘者少见 。 少数患者病程晚期可伴患侧面肌轻度瘫痪 。
       【辅助检查】

     1. 肌电图检查 肌电图检查可见与单侧扩展反应及眨眼反射等连带运动有关的特征性高频放

电,有助千面肌痉挛与其他不自主运动鉴别 。
      2. 影像学检查 磁共振断层血管造影 (magnetic resonance tomographic angiography, MRTA) 显示面

神经明显受压 。
       【诊断】
       本病根据病史及面肌阵发性抽动、神经系统无其他阳性体征、肌电图可见肌纤维震颤及肌束震颤

波,诊断并不困难 。
       【鉴别诊断】
       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1. 功能性验痉挛 常见于中年以上女性患者,常为双侧性,仅局限于眼脸肌的痉挛,无下部面肌

抽描 。

     2. 习惯性抽动症 常见千儿童和青壮年,有较为明显的肌肉收缩,多与精神因素有关 。
     3. Meige 综合征 又称脸痉挛口下颌肌张力障碍综合征,多见千老年女性,主要为双侧脸痉

挛,伴口、舌、面肌、下颌、喉及颈肌肌张力障碍 。
       【治疗】

      1. 肉毒素 A (BTX-A) 局部注射 目前治疗面肌痉挛的首选方法,安全有效,简便易行 。 在痉
挛 明显部位注射 BTX-A 2. 5 - 5U, 每次注射约 sou ,3 -5 天起效,注射 一 周后有残存痉挛者可追加注
   396   397   398   399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