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8 - 第九版神经病学
P. 368

358  第十五意癫 病

           3) 良性婴儿肌阵挛癫痛 (benign myoclonic epilepsy in infancy) : 1 - 2 岁发病,男性居多,特征为短
     暂暴发的全面性肌阵挛, EEG 可见阵发性棘-慢复合波 。

           4) 儿童失神性癫病 (childhood absence epilepsy) : 发病高峰 6 -7 岁,女孩多见,有明显的遗传倾
     向 。 表现为频繁的失神发作,可伴轻微的其他症状,但无肌阵挛性失神 。 EEG 示双侧同步对称的 3Hz
     棘-慢波,背景活动正常,过度换气易诱发痛性放电甚至发作 。 丙戊酸钠和拉莫 三 唉治疗效果好,预后
     良好,大部分痊愈,少数病例青春期后出现 GTCS, 但少数还有失神发作 。

           5) 青少年失神癫痛 (juvenile absence epilepsy) : 青春期发病,男女间无差异,发作频率少于儿童失
     神癫病, 80% 以上出现全面强直-阵挛发作 。 EEG 示广泛性棘-慢复合波,预后良好 。

           6) 青少年肌阵挛癫病 (juvenile myoclonic epilepsy) : 好发千 8 - 18 岁,表现为肢体的阵挛性抽动,
     多合并全面强直-阵挛发作和失神发作,常为光敏性,对抗癫病药物反应良好,但停药后常有复发 。

           7) 觉醒时全面强直-阵挛性癫病 (epilepsy with generalized tonic-clonic seizure on awaking) : 好发千
     10-20 岁,清晨醒来或傍晚休息时发病,表现为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可伴有失神或肌阵挛发作 。

           (2) 隐源性或症状性 (cryptogenic or symptomatic) : 推测其是症状性,但病史及现有的检测手段未
     能发现病因 。

           1) West 综合征:又称婴儿痉挛征,出生后 1 年内起病, 3 -7 个月为发病高峰,男孩多见 。 肌阵挛

     性发作智力低下和 EEG 高度节律失调 (hypsarrhythmia) 是本病特征性 三 联征,典型肌阵挛发作表现
     为快速点头状痉挛双上肢外展,下肢和躯干屈曲,下肢偶可为伸直 。 症状性多见,一般预后不良 。 早
     期用 ACTH 或皮质类固醇疗效较好 。 5 岁之前 60% -70% 发作停止, 40% 转变为其他类型发作如
     Lennox-Gastaut 综合征或强直阵挛发作 。

           2) Lennox-Gastaut 综合征:好发于 1 -8 岁,少数出现在青春期 。 强直性发作、失张力发作、肌阵挛
     发作、非典型失神发作和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等多种发作类型并存,精神发育迟滞, EEG 示棘-慢复
     合波 (1 -2. 5Hz) 和睡眠中 lOHz 的快节律是本综合征的 三 大特征,易出现癫痛持续状态 。 治疗可选
     用丙戊酸钠、托咄酷和拉莫三嗦等,大部分患儿预后不良 。

           3) 肌阵挛-失张力发作性癫病 (epilepsy with myoclonic-astatic seizures) 又称肌阵挛-猝倒性癫病:
     2 -5 岁发病,男孩多千女孩,首次发作多为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持续数月后,出现肌阵挛发作、失神
     发作和每日数次的跌倒发作,持续 1 -3 年 。 EEG 早期表现为 4-7Hz 的慢波节律,以后出现规则或不
     规则的双侧同步的 2 -3Hz 棘-慢复合波和(或)多棘-慢复合波,病程和预后不定 。

           4) 伴有肌阵挛失神发作的癫痛 (epilepsy with myoclonic absences) : 约在 7 岁起病,男孩多见,特征
     性表现为失神伴随严重的双侧节律性阵挛性跳动 。 EEG 可见双侧同步对称、节律性的 3Hz 棘-慢复合
     波,类似失神发作,但治疗效果差,且有精神发育不全 。

            (3) 症状性或继发性

           1) 无特殊病因: 心早发性肌阵挛性脑病 (early myoclonic encephalopathy) : 起病千出生后 3 个月以
     内,初期为非连续的单发肌阵挛(全面性或部分性),然后为怪异的部分发作,大量的肌阵挛或强直痉
     挛 。 EEG 示抑制暴发性活动,可进展为高度节律失调,病情严重,第一年即可死亡 。@伴暴发抑制的
     婴儿早期癫病性脑病 (early infantile epileptic encephalopathy suppression-burst) : 又称为大田原综合征,
     发生千出生后数月内,常为强直性痉挛,可以出现部分发作,肌阵挛发作罕见 。 在清醒和睡眠状态时
     EEG 均见周期性暴发抑制的波形 。 预后不良,可出现严重的精神运动迟缓及顽固性发作,常在 4 -6
     个月时进展为 West 综合征 。 @其他症状性全面性癫病 。

            2) 特殊综合征:癫病发作可并发于许多疾病,包括以癫病发作为表现或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包括
     畸形(阱胀体发育不全综合征、脑回发育不全等)和证实或疑为先天性代谢异常的疾病(苯丙酮尿症、
     蜡样脂褐质沉积病等) 。

          3. 不能确定为部分性或全面性的癫病或癫病综合征

             (1) 既有全面性又有部分性发作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