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7 - 第九版神经病学
P. 367

第十五章癫 病                                                                          357

动性发作,常伴躯体感觉症状,多在夜间发病,发作有泛化倾向 。 发作频率稀疏,每月或数月 1 次,少有短                                       、
期内发作频繁者 。 EEG 表现为在背景活动正常基础上,中央-颖区高波幅棘-慢波 。 常由睡眠激活,有扩
散或游走(从一侧移至另一侧)倾向 。 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治疗有效,但目前认为卡马西平可能诱导脑                                  岔}\ I ~
电图出现睡眠期癫病性电持续状态 (ESES 现象),不利千患者脑电的恢复 。 多数患者青春期自愈 。

      2) 伴有枕区阵发性放电的良性儿童癫痛 (childhood epilepsy with occipital paroxysms) : 好发年龄
1 -14 岁,发作开始表现为视觉症状、呕吐,随之出现眼肌阵挛、偏侧阵挛,也可合并全面强直-阵挛性

发作及自动症 。 EEG 示 一侧或双侧枕区阵发性高波幅棘-慢波或尖波,呈反复节律性发放,仅在闭眼
时见到 。 可选用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治疗 。

      3) 原发性阅读性癫痛:由阅读诱发,无自发性发作,临床表现为阅读时出现下颌阵挛,常伴有手
臂的痉挛,如继续阅读则会出现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 。

        (2) 症状性癫痛

      1) 颐叶癫痛 (temporal lobe epilepsy) : 表现为单纯部分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
或这些发作形式组合 。 常在儿童或青年期起病, 40% 有高热惊厥史,部分患者有阳性家族史 。 根据发
作起源可分为海马杏仁核发作和外侧颗叶发作 。 高度提示为颓叶癫病的发作类型有:表现自主神经
和(或)精神症状、嗅觉、听觉性(包括错觉)症状的单纯部分性发作(如上腹部胃气上升感);以消化系
统自动症为突出表现的复杂部分性发作,如吞咽、咂嘴等 。 典型发作持续时间长千 1 分钟,常有发作
后朦胧,事后不能回忆,逐渐恢复 。 EEG 常见单侧或双侧颇叶棘波, 也 可为其他异常(包括非颓叶异
常)或无异常 。

      2) 额叶癫痛 (frontal lobe epilepsy) : 可发病千任何年龄,表现为单纯或复杂部分性发作,常有继发
性全面性发作 。 发作持续时间短,形式刻板性,通常表现强直或姿势性发作及双下肢复杂的自动症,
易出现癫痛持续状态 。 可仅在夜间入睡中发作 。 发作期 EEG 表现为暴发性快节律、慢节律、暴发性
棘波、尖波,或棘慢复合波 。

      3) 顶叶癫病 (parietal lobe epilepsy) : 可发病于任何年龄 。 常以单纯部分性感觉发作开始,而后继
发全面性发作 。 视幻觉或自身认知障碍(如偏身忽略)少见 。 发作期 EEG 表现为局限性或广泛性
棘波 。

      4) 枕叶癫病 (occipital lobe epilepsy) : 主要表现为伴有视觉症状的单纯部分性发作,可有或无继
发性全面性发作 。 常和偏头痛伴发 。 基本的视觉发作可为一过性掠过眼前的视觉表现,可以是阴性
视觉症状(盲点、黑朦),也可为阳性视觉症状(闪光、光幻视),还可表现为错觉(视错觉、视物大小的
改变)和复杂视幻觉(丰富多彩的复杂场面) 。

      5) 儿童慢性进行性部分持续性癫病状态 (Kojewnikow syndrome) :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通常表现
为部位固定的单纯运动性部分性发作,后期出现发作同侧的肌阵挛 。 EEG 背景活动正常,有局限性阵
发异常(棘波或慢波) 。 常可发现病因,包括肿瘤、线粒体脑肌病和血管病等,除病因疾病有所进展
外,癫病综合征本身一般不具有进展性 。

       6) 特殊促发方式的癫病综合征:促发发作是指发作前始终存在环境或内在因素所促发的癫病 。
发作可由非特殊因素(不眠、戒酒或过度换气)促发,也可由特殊感觉或知觉促发(反射性癫病),突然
呼唤促发(惊吓性癫病) 。

       (3) 隐源性:从癫痛发作类型、临床特征、常见部位推测其是继发性癫痛,但病因不明 。

     2. 全面性癫病和癫病综合征

        (1) 与年龄有关的特发性癫病

       1) 良性家族性新生儿惊厥 (benign neonatal familial convulsions)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出生后 2-
3 天发病,表现为阵挛或呼吸暂停, EEG 无特征性改变,约 14% 患者以后发展为癫痛 。

      2) 良性新生儿惊厥 (benign neonatal convulsions) : 生后 5 天左右起病,表现为频繁而短暂的阵挛

或呼吸暂停性发作, EEG 有尖波和 8 波交替出现 。 发作不反复,精神运动发育不受影响 。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