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6 - 第九版神经病学
P. 366

356 第十五章癫 病

                                                                                       图 15-1 典型失神发作的脑电图表现
                                                                               发作时 EEG 各导联呈双侧对称 3Hz 棘-慢综合波
                         儿,预后较差 。

                             (5) 肌阵挛发作 (myoclonic seizure) : 表现为快速、短暂、触电样肌肉收缩,可遍及全身,也可限于
                        某个肌群或某个肢体,常成簇发生,声、光等刺激可诱发 。 可见于任何年龄,常见于预后较好的特发性
                        癫病患者,如婴儿良性肌阵挛性癫痛;也可见于罕见的遗传性神经变性病以及弥漫性脑损害 。 发作期
                         典型 EEG 改变为多棘-慢波 。

                             (6) 失张力发作 (atonic seizure) : 是姿势性张力丧失所致 。 部分或全身肌肉张力突然降低导致垂
                        颈(点头)、张口、肢体下垂(持物坠落)或躯干失张力跌倒或猝倒发作,持续数秒至 1 分钟,时间短者
                        意识障碍可不明显,发作后立即清醒和站起。 EEG 示多棘-慢波或低电位活动 。

                                 2001 年 ILAE 新提出了几种经过临床验证的癫病发作类型:

                        1. 痴笑发作 Gascon 和 Lombroso 在 1971 年提出痴笑性癫病的诊断标准:没有诱因的、刻板的、

                         反复发作的痴笑,常伴有其他癫病表现,发作期和发作间期 EEG 有痛样放电,无其他疾病能解释这种
                        发作性痴笑 。 痴笑是这种发作的主要特点,也可以哭为主要临床表现,对药物耐药,如为合并的发作
                         可能治疗有效。

                         2. 持续性先兆 ILAE 在新癫病分类中把持续性先兆作为癫痛一种亚型,也将其视为部分感觉

° 性癫痛的同义词 。 从临床观点看,可分为 4 种亚型:躯体感觉(如波及躯于、头部及四肢的感觉迟钝

                        等);特殊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平衡觉及味觉);自主神经症状明显的持续性先兆;表现为精神症
                         状的持续性先兆 。

                           二、癫病或癫病综合征的分类

                               癫病发作是指一次发作的全过程,而癫痛或癫病综合征则是一组疾病或综合征的总称 。

                        1. 与部位有关的癫病

                                  (1) 与年龄有关的特发性癫痛

                             1) 伴中央-颇部棘波的良性儿童癫病 (benign childhood epilepsy with centrotemporal spike) :3 - 13
               勹; 岁起病, 9-10 岁为发病高峰,男孩多见,部分患者有遗传倾向 。 发作表现为一侧面部或口角短暂的运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