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1 - 第九版神经病学
P. 361
第十五章瘢 病 351
为苔鲜纤维,正常情况下只投射至门区及 CA3 区,反复癫病发作触发苔鲜纤维芽生,进入齿状回的内
分子层(主要是颗粒细胞的树突)和 CAI 区,形成局部异常神经环路,导致癫病发作 。
海马硬化患者还可发现齿状回结构的异常 。 最常见的是颗粒细胞弥散增宽 (disperse of dentate
granular cells) , 表现为齿状回颗粒细胞宽度明显宽于正常对照,颗粒层和分子层界限模糊,这可能是
癫痛发作导致颗粒细胞的正常迁移被打断,或者是癫病诱发神经发生的结果 。 此外,很多学者报道在
癫病患者海马门区发现异形神经元,同时伴有细胞骨架结构的异常 。
而对千非海马硬化的患者,反复的癫病发作是否一定发生神经元脱失等海马的神经病理改变,尚
无定论 。 国外有学者收集癫病患者的尸检标本发现,长期反复发作的癫痛患者并不一定有神经元显
著的脱失 。 随着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的 迅 速发展,癫病发作所引起的细胞超微构架 损 伤及分子病
理机制将逐步明朗化 。
第一节癫病的分类
癫病分类非常复杂:癫痛发作分类是指根据癫病发作时的临床表现和脑电图特征进行分类;癫痛
综合征分类是指根据癫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演变过程、治疗效果等综合因素进行
分类 。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国际抗癫病联盟 (ILAE) 1981 年癫病发作分类和 1989 年癫痛综合征分类
(表 15 - 1 、表 15-2) 。
表 15-1 国际抗癫病联盟 (ILAE,19 8 1 年 ) 癫病发作分类
1. 部分性发作
1.1 单纯部分性发作
运动性发作:局灶性运动性 、 旋转性 、Jackson 、 姿势性 、 发音性
感觉性发作:特殊感觉(嗅觉、视觉、味觉 、 听觉)
躯体感觉(痛、温 、 触、运动 、 位置觉)
眩晕
自主神经性发作(心慌、烦渴 、 排尿感等)
精神症状性发作: 言语障碍 、 记忆障碍 、 认知障碍 、 情感变化 、 错觉、结构性幻觉
1. 2 复杂部分性发作
单纯部分性发作后出现意识障碍:从单纯部分性发作开始继之以 意 识障碍或自
动症
开始即有意识障碍:包括仅有意识障碍或自动症
1. 3 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
单纯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发作
复杂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发作
单纯部分性发作继发复杂部分性发作再继发全面性发作
2. 全面性发作
2. 1 失神发作
典型失神发作
不典型失神发作:有短暂强直 、 阵挛或自主神经症状等一种或数种成分
2. 2 强直性发作
2. 3 阵挛性发作
2. 4 强直阵挛性发作
2. 5 肌阵挛发作
2. 6 失张力发作
3. 不能分类的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