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9 - 第九版神经病学
P. 359

第十五章 癫  病

                                               概述

       癫病 (epilepsy) 是多种原因 导 致的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所致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
现具有发作性、短暂性、重复性和刻板性的特点 。 异常放电神经元的位置不同及异常放电波及的
范围差异,导致患者的发作形式不一,可表现为感觉、运动、意识、精神、行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或

兼有之 。 临床上每次发作或每种发作的过程称为病性发作 (seizure) , 一个患者可有一种或数种形
式的痛性发作 。 在癫病发作中,一组具有相似症状和体征特性所组成的特定癫病现象统称为癫痛
综合征 。

       [流行病学】
       癫病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癫病的年发病率为 (50 -70)/10 万;患病率约为

5%o; 死亡率为 (1. 3 - 3. 6) /10 万,为一般人群的 2 -3 倍 。 我国目前约有 900 万以上癫病患者,每

年新发癫病患者 65 万- 70 万, 30% 左右为难治性癫病,我国的难治性癫痛患者至少在 200 万
以上 。

       [病因】
       癫病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 一组疾病或综合征,引起癫病的病因非常复杂,根据病因学不同,癫痛
可分为 三 大类:

      1. 症状性癫病 (symptomatic epilepsy) 由各种明确的中枢神经系统结构损伤或功能异常

所致,如:脑外伤、脑血管病、脑肿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寄生虫、遗传代谢性疾病、皮质发育障碍、神
经系统变性疾病、药物和毒物等 。

     2. 特发性癫病 (idiopathic epilepsy) 病因不明,未发现脑部有足以引起癫痛发作的结构性损

伤或功能异常,可能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常在某 一特定年龄段起病,具有特征性临床及脑电图表现 。
如:伴中央颖区棘波的良性儿 童癫病、家族性颓叶癫痛等 。

     3. 隐源性癫病 (cryptogenic epilepsy) 临床表现提示为症状性癫痛,但现有的检查手段不能

发现明确的病因 。 其约占全部癫痛的 60% -70% 。
       【影晌发作的因素 l

     1. 年龄 特发性癫病与年龄密切相关,如婴儿痉挛症在 1 岁内起病,儿童失神癫痛发病高峰在

6 -7 岁,肌阵挛癫病起病在青春期前后 。 各年龄段癫病的常见病因也不同: 0 -2 岁多为围生期损伤、
先天性疾病和代谢障碍等; 2 -12 岁多为急性感染、特发性癫痛、围生期损伤和热性惊厥等; 12 -18 岁
多为特发性癫病、颅脑外伤、血管畸形和围生期损伤等; 18 -35 岁多为颅脑外伤、脑肿瘤和特发性癫
病等; 35 -65 岁多为脑肿瘤、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和代谢障碍等; 65 岁以后多为脑血管疾病、脑肿

瘤、阿尔茨海默病伴发等 。

      2. 遗传因素 可影响癫病易患性:如儿童失神发作患者的兄弟姐妹在 5 -16 岁有 40% 以上出现

3Hz 棘-慢波的异常脑电图,但仅 1/4 出现失神发作 。 症状性癫痛患者的近亲患病率为 15%0, 高千普
通人群 。 有报告单卵双胎儿童发生失神和全面强 直-阵挛的 一 致率很高 。

     3. 睡眠 癫病发作与睡眠-觉醒周期有密切关系:如全面强直-阵挛发作常在晨醒后发生;婴儿痉

                                                                    349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363   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