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6 - 第九版神经病学
P. 316
306 第十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2) 真菌感染:以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脑膜炎最常见 。
(3) 病毒感染:单纯疤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带状疤疹病毒等引起脑膜炎、脑炎和脊髓炎,乳头多
瘤空泡病毒引起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 。
(4) 细菌感染:分枝杆菌、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引起各种脑膜炎,以结核性脑膜炎较
多见 。
(5) 寄生虫感染:一般很少见,但近来有脑卡氏肺褒虫感染的报道 。
3. 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AIDS 患者细胞免疫功能被破坏使对某些肿瘤的易感性增加,原
发性淋巴瘤是 AIDS 中最常见的一种肿瘤,发生率为 0. 6% -3% 。 Kaposi 肉瘤罕见 。
4. 继发性脑卒 中 肉芽肿性脑血管炎可引起多发性脑血管闭塞;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继发
脑栓塞;血小板减少 导致脑 出 血或 蛛 网膜下腔出 血 。
【辅助检查]
根据病情应进行皮肤、淋巴结、骨髓及胸膜活检、病毒和真菌血培养等检查,以排除机会性感染和
肿瘤 。 脑脊液病原学检查可帮助诊断 CMV 感染、弓形体病或 PML, 但阴性结果也不能排除 。 无症状
HIV 感染中常有脑脊液异常,须严格除外其他疾病方可诊断 。 患者可出现脑电图的局灶性异常 。 CT
和 MRI 可识别弥漫性脑损害病灶 。 MRS 和钝 -SPECT 可鉴别肿瘤和感染 。
[诊断及鉴别诊断】
1. 艾滋病神经综合征的诊断 需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患者临床表现、免疫学和病毒学检查综合
判定, CT 显示进行性脑萎缩有助于艾滋病合并痴呆的诊断;确诊主要靠脑活检、 HIV 抗原及抗体测
定,可行立体定向进行脑活检, ELISA 法测定 p24 核心抗原具有实用价值 。 脊髓病可做轧增强脊髓
MRI 检查;脑脊液检查可帮助诊断脊髓病、周围神经病;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检查有助于诊断周围
神经病和肌病,必要时辅以肌肉和神经组织活检 。
2. 鉴别诊断 儿童艾滋病患者须与先天性免疫缺陷鉴别,前者常见腮腺炎及血清 lgA 增高,后
者则少见,病史和 HIV 抗体也有助于鉴别;成人需要与应用皮质激素、血液或组织细胞恶性肿瘤等引
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及其他病原微生物引发的脑膜炎、脑炎等进行鉴别 。
【治疗】
本病治疗原则是积极抗 HIV 治疗、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和处理机会性感染及肿瘤等神经系统并
发症 。
1. 抗 HIV 治疗 目前临床常用的抗 HIV 药物包括:心核昔反转录酶抑制剂:齐多夫定、拉米夫定
等;@非核昔反转录酶抑制剂:奈韦拉平等;@蛋白酶抑制剂:印地那韦等 。 主张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
疗法治疗,在患者 CD4 细胞计数 :s;:;350xl06/L 时开始治疗,采用“鸡尾酒疗法”,各类药物通过不同的
组合以增强疗效 。 由于抗 HIV 药物的抗病毒能力、依从性、耐药性和毒性,加之药物还不能将病毒完
全从体内清除,最近有学者主张采用间断疗法 。
2. 增加免疫功能 可应用异丙肌昔、甘草酸、香菇多糖、白介素 -2 、胸腺刺激素等或进行骨髓移
植、胸腺移植、淋巴细胞输注等免疫重建 。
3. 治疗机会性感染 针对脑弓形体病用乙胺啼唗和磺胺啼唗,单纯疤疹病毒感染用阿昔洛韦,
真菌感染用两性霉素 B 。 巨细胞病毒所致的神经根病的进行性疼痛可用更昔洛韦及 三 环类抗抑郁药
如阿米替林等治疗 。
4. 其他 如中医药及针炎治疗,研究证实部分中药和针炎可提高 AIDS 患者免疫系统功能,并能
一定程度的抑制 HIV 。
[预后】
病情稳定进展或因伴发机会性感染急剧恶化,半数 AIDS 患者在 1 -3 年内死亡 。
(谢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