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2 - 第九版神经病学
P. 272

262  第十—章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族性 ALS 和 2% 的散发性 ALS 与此基因突变有关 。 近年来,研究者又发现 1 号染色体上 TAR DNA 结
     合蛋白 (TAR DNA binding protein, TDP-43) 基因突变与家族性和散发性 ALS 均相关; 9 号染色体上的
     C9orf72 基因非编码区 GGGGCC 六核昔酸重复序列与 25% 左右的家族性 ALS 有关 。 这些研究为揭示
     ALS 的发病机制带来了新的希望 。

          4. 营养障碍 Poloni 等 发现 ALS 患者血浆中维生素 B1 及单磷酸维生素 Bl 均减少, Ask-Upmark

     报道 5 例患者胃切除后发生 ALS, 提示营养障碍可能与 ALS 发病有关 。

          5. 神经递质 ALS 患者 CSF 中抑制性神经递质 GABA 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而去甲肾上腺素

     较对照组为高,病情越严重,这种变化越明显 。 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兴奋性氨基酸(主要是谷氨酸和天
     门冬氨酸)的神经细胞毒性作用在 ALS 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

            总之,目前对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可能为各种原因引起神经系统有毒物质堆积,特

     别是自由基和兴奋性氨基酸的增加,损伤神经细胞而致病 。

            [病理】
            肉眼可见脊髓萎缩变细 。 光镜下脊髓前角细胞变性脱失,以颈髓明显,胸腰髓次之;大脑皮质运
     动区的锥体细胞也发生变性、脱失 。 ALS 患者的神经元细胞胞质内有 一 种泛素化包涵体,研究发现其
     主要成分为 TDP-43, 是 ALS 的特征性病理改变 。 脑干运动神经核中以舌下神经核变性最为突出,疑
     核、 三叉神经运动核、迷走神经背核和面神经核也有变性改变,动眼神经核则很少被累及 。 病变部位
     可见不同程度的胶质增生,吞噬活动不明显 。 脊神经前根变细,轴索断裂,髓鞘脱 失 ,纤维减少 。 锥体
     束的变性自远端向近端发展,出现脱髓鞘和轴突变性 。 有时还可见到其他传导束的变化,如皮质的联
     系纤维、后纵束、红核脊髓束以及脑于和脊髓内多种其他传导束 。 肌肉呈现失神经支配性萎缩 。 在亚
     急性与慢性病例中可见肌肉内有神经纤维的萌芽,可能为神经再生的证据 。 晚期,体内其他组织如心
     肌、胃肠道平滑肌亦可出现变性改变 。
            【临床表现】
            通常起病隐匿,缓慢进展,偶见亚急性进展者 。 由千损害部位的不同,临床表现为肌无力、肌萎缩
     和锥体束征的不同组合 。 损害仅限千脊髓前角细胞,表现为无力和肌萎缩而无锥体束征者,为进行性
     肌萎缩 (progressive muscular atrophy, PMA) 。 单独损害延髓运动神经核而表现为咽喉肌和舌肌无力、
     萎缩者,为进行性延髓麻痹 (progressive bulbar palsy, PBP) 。 仅累及锥体束而表现为无力和锥体束征
     者为原发性侧索硬化 (primary lateral sclerosis , PLS) 。 如上、下运动神经元均有损害,表现为肌无力、肌
     萎缩和锥体束征者,则为 ALS 。 但不少病例先出现 一 种类型的表现,随后又出现另 一 类型的表现,最
     后演变成 ALS 。 因此,在疾病早期有时较难确定属哪 一类型 。

          1. 肌萎缩侧索硬化 为最多见的类型,也称为经典型,其他类型称为变异型 。 大多数为获得性,

     少数为家族性 。 发病年龄多在 30 -60 岁,多数 45 岁以上发病 。 男性多千女性 。 呈典型的上、下运动
     神经元同时损害的临床特征 。 常见首发症状为 一 侧或双侧手指活动笨拙、无力,随后出现手部小肌肉
     萎缩,以大、小鱼际肌,骨间肌,蚽状肌为明显,双手可呈鹰爪形,逐渐延及前臂、上臂和肩胖带肌群 。
     随着病程的延长,肌无力和萎缩扩展至躯干和颈部,最后累及面肌和咽喉肌 。 少数病例肌萎缩和无力
     从下肢或躯干肌开始 。 受累部位常有明显肌束颤动 。 双上肢肌萎缩,肌张力不高,但腿反射亢进,
     Hoffmann 征阳性;双下肢痉挛性瘫痪,肌萎缩和肌束颤动较轻,肌张力高,腿反射亢进, Babinski 征阳
     性 。 患者 一般无客观的感觉障碍,但常有主观的感觉症状,如麻木等 。 括约肌功能常保持良好 。 患者
     意识始终保持清醒 。 延髓麻痹一 般发生在本病的晚期,在少数病例可为首发症状 。 舌肌常先受累,表
     现为舌肌萎缩、束颤和伸舌无力 。 随后出现腮、咽、喉、咀嚼肌萎缩无力,以致患者构音不清,吞咽困
     难,咀嚼无力 。 由于同时有双侧皮质延髓束受损,故可有假性延髓性麻痹 。 面肌中口轮匝肌受累最明
     显 。 眼外肌一 般不受影响 。 预后不良,多在 3 -5 年内死千呼吸肌麻痹或肺部感染 。

          2. 进行性肌萎缩 发病年龄在 20-50 岁,多在 30 岁左右,略早于 ALS, 男性较多 。 运动神经元

     变性仅限于脊髓前角细胞和脑干运动神经核,表现为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症状和体征 。 首发症状常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