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9 - 第九版神经病学
P. 269

第十章脑血 管病 的介入诊疗      259

塞的血管恢复血流,血液重新分配,病灶周围组织自动调节功能丧失,导致血液过度灌注,引发脑水
肿,严重者可脑出血 。 危险因素包括高龄、长期高血压、手术侧血管高度狭窄、对侧血管高度狭窄或闭
塞、 Willis 环不完整 、 术后血压管理不当等 。

       (2) 临床表现:可发生于术后即刻或数周内,多于术后 1 周内 。 常无前驱症状,表现为手术侧头
痛、呕吐、欣快感 、 癫病、发热、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等;颈内动脉开口支架术后血压不降或上升;脑 CT
扫描显示半球肿胀 、 弥漫高密度征或脑出血 。

       (3) 预防之和治疗包括: 心重视高危患者的识别及早期临床症状的发现; @ 术后采用 TCD 密切
监测脑血流量,尤其注意 MCA 血流增加 100% 者; @术后可用乌拉地尔、拉贝洛尔等适度控制血压,对
高危患者血压应低于术前基础血压 20 -30mmHg, 但应 >90/60mmHg, 注意不宜选用增加脑血流的降
压药; @一 旦发生 CHS, 主要是对症处理 。

     5. 颅内出血 是颅内血管内治疗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也是最主要的致死原因,包括脑出血及

蛛网膜下腔出血 。
       (1) 病因及发生机制:下列因素可增加颅内出血风险: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畸形;动脉

溶栓;动脉瘤填塞弹簧圈选择偏大;支架处狭窄段较长且明显成角;支架、球襄选择过大;支架后的高
灌注;术中导丝导管穿破血管或牵拉穿支撕裂等 。

       (2) 临床表现:突然剧烈头痛最常见,轻者伴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或脑膜刺激征,重者可伴发恶
心、呕吐及意识水 平 快速下降 。 怀疑颅内出血且病情许可者,应尽快行头颅 CT 扫描 。

       (3) 预防和治疗:严格适应证,规范手术操作,选择合适的术式及器材 。 术中 一 且发现血管破裂,
立 即充盈球襄 压迫止血;并立 即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停止应用抗血小板药;必要时输注新鲜冷冻血浆
或血小板;控制高颅压 。 如出血量较大,应请神经外科干预 。

      二、远期再狭窄及其防治策略

       再狭窄是指支架术后血管内膜增生出现大千 50% 的支架内再狭窄 。 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其发
生率逐渐增加 。

       【病因及发生机制】
       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病变、狭窄部位病变性质;支架对管壁的刺激或支架未完全覆盖病变,导致血
管内膜过度增生;颈部动脉过度钙化 、 扭曲,引起支架慢性折裂;球 森 预扩时撕裂斑块下的平滑肌;支
架前血管偏细、术后残余狭窄率高及颈内动脉床突段支架均可诱发再狭窄 。
       【临床表现】
       可无症状,或表现为相应血管供血区的脑缺血性事件 。 影像学发现支架内再狭窄 。
       【预防和治疗】
       术中适度预扩;术后定期影像学(如 CTA) 随访;无症状再狭窄者可继续观察;对症状性再狭窄经
综合评估后可再次球褒扩张、支架内支架置入、血管旁路术或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 药物涂层支架或生
物可降解支架有望用千再狭窄 。

                                                                                                                                  (张桂莲)

1. DSA 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有哪些?                                                                                                                      。汾
2. 全脑血管造影应包括哪些血管?
3. 脑血管介入治疗术前评估包括哪些方面?为何要对病变部位进行详细评估 ?
4. 简述脑血管介入治疗术前术后的抗血小板治疗 。
5. 颈动脉狭窄、颅内动脉狭窄、颅外段椎动脉狭窄各自采用哪种测量方法?各自计算方法如何 ?
6.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有哪些?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