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1 - 第九版神经病学
P. 251

第 十 章脑血管病的介入诊疗  241

      6) 其他: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 OCT) 、血管内超声 (intravenous ultra-
sound , IVUS) 等近年来也逐渐用于临床 。

       (2) 狭窄程度的测量:由千各种无创检查的缺陷,支架术前血管狭窄率的计算必须以 DSA 为标
准,并以狭窄表现最严重的角度投照、测 噩 ;狭窄程度是对病变血管实施手术及材料选择的重要依据 。

      1) 颅内血管病变:参照华法林-阿司匹林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 (warfarin-aspirin 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disease, WASID) 计算法(图 10-4): 狭窄率 (%)=(1- 狭窄最重处血管直径/狭窄近端正常
血管直径) x100%

      2) 颅外血管病变:参照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试验 (North American symptomatic carotid end-
arterectomy trial, NASCET) 协作研究组的标准(图 10-5) : 狭窄率 (%)=(1- 狭窄最重处血管直径/狭窄
远端正常血管直径) x100%

图 10-4 颅内动脉狭窄率的测昼       图 10-5 颅外动脉狭窄率的测呈

 狭窄率(%)= (1-B/ A)x100%   狭窄率(%) = (1-B/ A) x100%

       (3) 病变的性质、形态及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各种血管炎的活动期、先天性血管发育不良及烟雾
病都是介入治疗的禁忌,术前应该根据病史及辅助检查对病变性质进行评估 。 另外,病变的形态与手
术的成功率、近远期并发症密切相关 。 颅外动脉狭窄可参考血管超 声 、斑块超声 造影、 CTA 及 DSA 对
病变评估:斑块内出血或钙化严 重 、溃疡性斑块、斑块周边血供丰富均增加手术风险 。 颅内动脉狭窄
可参考 DSA 及 HRMRI 对病变评估:病变动脉 直 径 <2mm, 血管狭窄 ~20mm, 狭窄处明显成角或富含
穿支,手术成功率低, 并 发症和再狭窄的风险高 。 也可根据 DSA 的 Mori 分型预测 手 术的成功及风险 。
该分型依据狭窄血管的结构和颅内血管成形的经验,结合狭窄血管长度和几何形态,将狭窄的颅内动
脉分为 三 型: A 型指狭窄长度 <5mm, 狭窄同心和中等程度的偏心; B 型指狭窄长度 <lOmm, 狭窄极度
偏心,中等成角; C 型指狭窄长度 >lOmm, 极度成角 (>90 ° ) 。 其中 A 型病变手术成功率高, C 型病变手
术难度及风险增加 。 另外,如果实施动脉瘤填塞手术,应该依据瘤体的形状、瘤颈与瘤体的比值、动脉
瘤与载瘤动脉及其周围结构的关系,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及方案 。

       (4) 手术路径的评估:手术路径是指动脉穿刺点至预计导丝头端 着 陆点间的行程 。 是决定手术
器材(导丝、导管、支架、球襄、弹簧圈等)能否安全到位,减少主干血管的移位及分支血管的牵拉、撕
裂的重要依据 。

       路径全程的血管走形及形态:从穿刺血管至导 丝 头端着陆点的全程明显迂曲,尤其局部迂曲角度
为锐角者,均可造成导管 、 导丝、支架到位困难,可给予导丝近端支撑或同轴中间导管套管技术作为解
决方案 。 还应关注病变血管段是否有成角、病变远端血管能否满足保护装置或微导丝头端着陆 。 对
颅内血管病变实施手术时,在减少对远端血管牵拉的前提下,应尽量将微导丝置千相对较直、内径较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