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1 - 第九版神经病学
P. 201

第九章脑血管 疾病         191

MRI) 或任何程度的粥样硬化性狭窄 (TCD 、 MRA 、 CTA 或 DSA) 。
       3) 需排除心源性卒中 。
       4) 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 。

     2. 心源性卒中 (cardiogenic stroke, CS)

       (1) 急性多发梗死灶,特别是累及双侧前循环或前后循环共存的在时间上很接近的包括皮质在
内的梗死灶 。

       (2) 无相应颅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证据 。
       (3) 不存在能引起急性多发梗死灶的其他原因,如血管炎、凝血系统疾病、肿瘤性栓塞等 。
       (4) 有心源性卒中证据 。
       (5) 如果排除了主动脉弓粥样硬化,为肯定的心源性,如果不能排除,则考虑为可能的心源性 。
心源性卒中的潜在病因包括: 二 尖瓣狭窄,心脏瓣膜置换,既往 4 周内的心肌梗死,左心室附壁血栓,
左心室室壁瘤,任何有记录的永久性或阵发性房颤或房扑、伴有或不伴有超声自发显影或左房栓子,
病窦综合征,扩张性心肌病,射血分数 <35%, 心内膜炎,心内肿物,伴有原位血栓的卵圆孔未闭

(PFO), 在脑梗死发生之前伴有肺栓塞或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卵圆孔未闭 (PFO) 。

     3. 穿支动脉疾病 (penetrating artery disease, PAD) 由千穿支动脉口粥样硬化或小动脉

纤维玻璃样变所导致的急性穿支动脉区孤立梗死灶称为穿支动脉疾病 。 诊断标准:
       (1) 与临床症状相吻合的发生在穿支动脉区的急性孤立梗死灶,不考虑梗死灶大小 。
       (2) 载体动脉无粥样硬化斑块 (HR-MRI) 或任何程度狭窄 (TCD 、 MRA 、 CTA 或 DSA) 。
       (3) 同侧近端颅内或颅外动脉有易损斑块或 >50% 的狭窄,孤立穿支动脉急性梗死灶归类到不明

原因(多病因) 。
       (4) 有心源性栓塞证据的孤立穿支动脉区梗死灶归类到不明原因(多病因) 。
       (5) 排除了其他病因 。

     4. 其他病因 (other etiologies, OE) 存在其他特殊疾病(如血管相关性疾病、感染性疾病、遗

传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血管炎等)的证据,这些疾病与本次卒中相关,且可通过血液学检查、脑脊液
检查以及血管影像学检查证实,同时排除了大动脉粥样硬化或心源性卒中的可能性 。

     5. 病因不确定 (undetermined etiology, UE)

       (1) 未发现能解释本次缺血性卒中的病因 。
       (2) 多病因:发现两种以上病因,但难以确定哪一种与该次卒中有关 。
       (3) 无确定病因:未发现确定的病因,或有可疑病因但证据不够强,除非再做更深入的检查 。
       (4) 检查欠缺:常规血管影像或心脏检查都未能完成,难以确定病因 。

                                                                                                                                         (许予明)

第二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 TIA) 是由千局部脑或视网膜缺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                                                                           冗岔
功能缺损,临床症状一般不超过 1 小时,最长不超过 24 小时,且无责任病灶的证据 。 凡神经影像学检
查有神经功能缺损对应的明确病灶者不宜称为 TIA 。 传统的 TIA 定义,只要临床症状在 24 小时内消
失,且不遗留神经系统体征,而不管是否存在责任病灶 。 近来研究证实,对于传统 TIA 患者,如果神经
功能缺损症状超过 1 小时,绝大部分神经影像学检查均可发现对应的脑部小梗死灶 。 因此,许多传统
的 TIA 病例实质上是小卒中 。

       【病因及发病机制】
       TIA 的发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心脏病、血液成分改变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等多种病因有
关,其发病机制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