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4 - 第九版神经病学
P. 194
184 第八意头 痛
用巴比妥类药物或阿片类药物以及紧张型头痛容易复发,往往迁延不愈 。
第五节低颅压性头痛
往 低颅压性头痛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 headache) 是脑脊液压力降低 (<60mmH20) 导致的头痛,多
0 令 1、 已 为体位性 。 患者常在直立 15 分钟内出现头痛或头痛明显加剧,卧位后头痛缓解或消失 。
`L 【病因与发病机制】
低颅压性头痛包括自发性(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 自发性病因不明,既往多认为可能与血管舒
张障碍引起脑脊液分泌减少或吸收增加有关,目前已证实多数自发性低颅压与自发性脑脊液漏
(spontaneous CSF leak) 有关 。 继发性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其中以硬膜或腰椎穿刺后低颅压性头痛最
为多见,头颈部外伤及手术、脑室分流术、脊柱创伤或手术等使 CSF 漏出增多等也会导致低颅压头痛 。
另外,脱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全身严重感染、脑膜脑炎、过度换气和低血压等可使 CSF 生成
减少 。
由于脑脊液量减少、压力降低、脑组织移位下沉等使颅内痛敏结构,如脑膜、血管和 三 叉、舌咽、迷
走等脑神经受到牵张从而引起头痛 。
【临床表现】
本病见于各种年龄,自发性者多见于体弱女性,继发性者无明显性别差异 。 头痛以双侧枕部或额
部多见,也可为颇部或全头痛,但很少为单侧头痛,呈轻至中度钝痛或搏动样疼痛 。 头痛特点是与体
位有明显关系,立位时出现或加重,卧位时减轻或消失,头痛多在变换体位后 15 -30 分钟内出现 。 可
伴有后颈部疼痛或僵硬、恶心、呕吐、畏光或畏声、耳鸣、眩晕等 。 脑组织下坠压迫脑神经也可引起视
物模糊或视野缺损(视神经或视交叉受压)、面部麻木或疼痛(三叉神经受压)、面瘫或面肌痉挛(面神
经受压) 。 部分病例可并发硬膜下出血,极少数病例可出现意识障碍、帕金森样症状、痴呆等 。
【辅助检查】
1. 脑沓液检查 腰穿脑脊液压力 <60mmH20; 部分病例压力测不出,甚至放不出 CSF, 称“干性穿
刺' 。 少数病例 CSF 细胞数轻度增加,蛋白质、糖和氯化物正常 。 对千颅脑 MRI 检查已显示弥漫性硬
脑膜强化的患者,应慎行腰穿检查 。
2. 神经影像学 颅脑 MRI 检查可表现为弥漫性硬脑膜强化、硬膜下积液、脑静脉窦扩大、垂体增
大、小脑扁桃体下茄畸形 (Arnold-Chiari 畸形)等 。 脊髓造影和放射性核素脑池造影能准确定位脑脊
液漏出的部位 。 大多数自发性脑脊液漏发生在颈、胸椎连接处水平或在胸椎处 。
【诊断】
根据体位性头痛的典型临床特点应疑诊低颅压头痛,腰穿测定脑脊液压力降低 (<60mmH20) 可
以确诊 。 根据病因可将低颅压头痛分为硬脊膜穿刺后头痛、脑脊液痰性头痛 (CSF fistula headache) 和
自发性(或特发性)低颅压性头痛 三类 。
【鉴别诊断】
本病应注意与产生体位性头痛的某些疾病相鉴别,如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 (POTS) 、脑和脊髓
肿瘤、脑室梗阻综合征、寄生虫感染、脑静脉血栓形成、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等 。
[治疗]
1. 病因治疗 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控制感染、纠正脱水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 对手术或创
伤后存在脑脊液漏者可行痰口修补术等 。
2. 药物治疗 咖啡因可阻断腺昔受体,使颅内血管收缩,增加 CSF 压力和缓解头痛 。 可用苯甲
酸咖啡因 500mg, 皮下或肌内注射,或加入 500 - lOOOml 乳化林格液缓慢静脉滴注 。
3. 硬膜外血贴疗法是用自体血 10 -20ml 缓慢注入腰或胸段硬膜外间隙,血液从注射点向上
下扩展数个椎间隙,可压迫硬膜囊和阻塞脑脊液漏出口,迅速缓解头痛,适用千腰穿后头痛和自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