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1 - 第九版神经病学
P. 151

第五盎 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检查                                            141

  i i1.2

lOmV

L

  lms V=D/(1.2-11)

 ! 1d

                                                          圉 5-14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计算方法

       (2) 异常 NCV 及临床意义: MCV 和 SCV 异常表现为传导速度减慢和波幅降低,前者主要反映髓
鞘损害,后者为轴索损害 。

       (3) NCV 的临床应用: NCV 的测定用千各种原因的周围神经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够发现周
围神经病的亚临床病灶,能区分是轴索损害还是髓鞘脱失;结合 EMG 可以鉴别前角细胞、神经根、周
围神经及肌源性损害等 。

     3. F 波与 H 反射

       (1) F 波 (F-wave) :F 波是以超强电刺激神经干在 M 波 (CMAP) 后的 一 个较晚出现的小的肌肉动
作电位 。

       1) 测定方法:心电极放置:同 MCV 测定,不同的是阴极放在近端; @潜伏期的测定:通常连续测
定 10-20 个 F 波,然后计算其平均值, F 波的出现率为 80% -100% 。 F 波出现率的减少或潜伏期延
长均提示神经传导异常 。

      2) 临床意义及应用: F 波有助于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病变部位的确定 。 由千 F 波可以反映
运动神经近端的功能,对神经根病变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可弥补 MCV 的不足,临床用于吉兰-巴雷
综合征 (GBS 汃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神经根型颈椎病等的诊断 。

       (2) H 反射 (H-reflex) : H 反射是利用较小电量刺激神经,冲动经感觉神经纤维向上传导 至脊髓,
再经单一突触连接传入下运动神经元而引发肌肉电活动 。

       1) 测定方法:电极放置:刺激电极置于腥窝胫神经处,记录电极置于胖肠肌肌腹,最佳刺激强度
依个人不同反应而定 。

      2) 临床意义及应用: H 反射相对稳定地出现于正常成人 SI 根所支配的肌肉,其他部位则较少见 。
若 H 反射消失则表示该神经 根 或其相关的反射弧病损 。 临床用于吉 兰 -巴雷综合征 (GBS) 、腰椎病、
腰低神经根病变的诊断 。

     4. 重复神经电剌激 (repeating nerve electric stimulation, RNES) RNES 指超强重复刺激

神经干后在相应肌肉记录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是检测神经肌肉接头功能的重要手段 。 RNES 可根据
刺激的频率分为低频 (::;;:5Hz)RNES 和高频 (10 -30Hz) RNES 。

       (1) 测定方法: O 电极放置:刺激电极置于神经于,记录电极置于该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地线置千
两者之间;@神经和肌肉的选择:临床通常选择面神经支配的眼轮匝肌、腋神经支配的 三 角肌、尺神经
支配的小指展肌。高频刺激通常选用尺神经 。

        (2) 正常值的计算和异常的判断:确定波幅递减是计算第 4 或第 5 波比第 1 波波幅下降的百分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