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3 - 第九版生物化学
P. 183
168 第二篇物质代谢及其调节
径又称内源性脂质转运途径或内源性脂质代谢途径(图 7-llb) (动画 7-6" 极低密度脂蛋白代谢过
程”) 。 肝细胞以葡萄糖分解代谢中间产物为原料合成 TG, 也可利用食物来源的脂肪酸和机体脂肪酸
库中的脂肪酸合成 TG, 再与 apo B100 、 E 以及磷脂、胆固醇等组装成 VLDL 。此外,小肠黏膜细胞亦可
合成少量 VLDL 。 VLDL 分泌入血后,从高密度脂蛋白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 获得 apo C, 其中
apo C II 激活肝外组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脂蛋白脂肪酶 (lipoprotein lipase, LPL) 。 和 CM 代谢一
样, VLDL 中 TG 在 LPL 作用下,水解释出脂肪酸和甘油供肝外组织利用 。 同时, VLD压表面 的 apo C"{!J"'"""
磷脂及胆固醇向 HDL 转移,而 HDL 胆固醇酣又转移到 VLDL 。 该过程不断进行, VLDL 中 TG 不断减
少, CE 逐渐增加, apo B100 及 E 相对增加,颗粒逐渐变小,密度逐渐增加,转变为中密度脂蛋白 (inter-
mediate density lipoprotein, IDL) 。 IDL 胆固醇及 TG 含量大致相等,载脂蛋白则主要是 apo B100 及 apo
E 。 肝细胞膜 LRP 可识别和结合 IDL, 因此部分 IDL 被肝细胞摄取、降解 。 未被肝细胞摄取的 IDL( 在
人约占总 IDL 50%, 在大鼠约占 10%), 其 TG 被 LPL 及肝脂肪酶 (hepatic lipase, HL) 进一步水解,表
面 apo E 转移至 HDL 。这样, IDL 中剩下的脂质主要是 CE, 剩下的载脂蛋白只有 apo B100, 转变为
LDL 。 VLDL 在血液中的半寿期为 6 -12 小时 。
(三)低密度脂蛋白主要转运内源性胆固醇
入体多种组织器官能摄取、降解低密度脂蛋白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 , 肝是主要器官,约
50% 的 LDL 在肝降解 。 肾上腺皮质、卵巢,睾丸等组织摄取及降解 LDL 能力亦较强 。 血浆 LDL 降
解既可通过 LDL 受体 (LDL receptor) 途径(图 7-12) 完成,也可通过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完成(动画
7-7" 低密度脂蛋白代谢过程") 。 正常人血浆 LDL, 每天约 45% 被清除,其中 2/3 经 LDL 受体途径,
1/3 经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血浆 LDL 半寿期为 2 -4 天 。
暴
- \Ijy
氨基酸
101--- 结合一-贮内吞一—>溶酶体水解 细胞膜
/
玉游离胆固醇一?HMG-CoA还原酶 I
、 ACAT t
101受体合成 1
图 7 -12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代谢途径
1974 年, M. S. Brmvn 及 J. L. Goldstein 首先在人成纤维细胞膜表面发现了能特异结合 LDL 的
LDL 受体。他们纯化了该受体,证明它是 839 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糖蛋白,分子质量 160 000 。后来
发现, LDL 受体广泛分布于全身,特别是肝、肾上腺皮质、卵巢、睾丸、动脉壁等组织的细胞膜表面,能
特异识别、结合含 apo B100 或 apo E 的脂蛋白,故又称 apo B/E 受体 (apo B/E receptor) 。 当血浆 LDL
与 LDL 受体结合后,形成受体-配体复合物在细胞膜表面聚集成簇,经内吞作用进入细胞,与溶酶体融
合 。 在溶酶体蛋白水解酶作用下, apo B100 被水解成氨基酸;胆固醇酣则被胆固醇酷酶水解成游离胆
固醇和脂肪酸 。 游离胆固醇在调节细胞胆固醇代谢上具有重要作用:心抑制内质网 HMG-CoA 还原酶
(HMG-CoA reductase) , 从而抑制细胞自身胆固醇合成;@从转录水平抑制 LDL 受体基因表达,抑制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