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6 - 第九版生物化学
P. 116

第号段                                                                    第五章糖代谢                                               101

酸化反应生成高能磷酸键,因此三狻酸循环本身并不是直接释放能量 、 生成 ATP 的主要环节,而是通

过 4 次脱氢反应提供足够的还原当量,以便进行后续的电子传递过程和氧化磷酸化反应生成大

量 ATP 。                                                                    伐 kk y, 201 8                                    免 kk y,2018

2. 三狻酸循环是糖 、 脂肪、氨基 酸 代谢联 系 的枢纽 三大营养物质通过三狻酸循环在一定程

度上相互转变 。 例如,饱食时糖可以转变成脂肪,其中拧檬酸发挥重要枢纽作用 。 葡萄糖分解成丙酮

酸后,进人线粒体内氧化脱狻生成乙酰 CoA, 乙酰 CoA 必须再转移到细胞质以合成脂肪酸 。 由于乙酰

CoA 不能通过线粒体内膜,于是它先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拧檬酸,再通过载体转运至细胞质,在拧檬酸

裂解酶 (citrate lyase) 作用下裂解释放出乙酰 CoA 和草酰乙酸,然后乙酰 CoA 可作为细胞质中脂肪酸

合成及胆固醇合成的原料。

又如,绝大部分氨基酸可以转变成糖 。 许多氨基酸的碳架是三狻酸循环的中间产物,通过草酰乙

酸可转变为葡萄糖(见本章第六节糖异生) 。 相反,糖也可通过三狻酸循环中的各中间产物接受氨

基,从而合成非必需氨基酸如天冬氨酸、谷氨酸等(见第八章)。

三、糖的有氧氧化是糖分解供能的主要方式

       糖的有氧氧化是产能的主要途径 。三 狻酸循环中 4 次脱氢反应产生的 NADH 和 FADH2 , 通过电
子传递链和氧化磷酸化生成大量 ATP 。 线粒体内,每分子 NADH 的氢传递给氧时,可生成 2. 5 分子
ATP; 每分子 FAD凡的氢则只能生成 1. 5 分子 ATP 。 加 上 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的 1 分子 ATP,1 分子
乙 酰 CoA 经三狻酸循环彻底氧化,共生成 10 分子 ATP 。若从丙酮酸脱氢开始计算,共产生 12. 5 分
子 ATP 。

       此外,糖酵解中 3-磷酸甘油睦在细胞质中脱氢生成的 NADH, 在氧供应充足时也要转运至线粒体
内,经 电 子传递链和氧化磷酸化产生 ATP 。 将 NADH 从细胞质运到线粒体的机制有两种,分别产生
2.5 分子或者 1. 5 分子 ATP( 见第六章) 。

       综上, lmol 葡萄糖彻底氧化生成 CO2 和 H20, 可净生成 30 或 32mol ATP( 表 5 - 1) 。

      总的反应为 : 葡萄糖 +30/32ADP+30/32Pi+602 一-43 0/32ATP+6C02 +36H2 0

              表 5-1 葡 萄糖有 氧氧化生成的 ATP

第一阶段                               反应  飞、,??记"·.'. ~夕i-'C、.: .?.,:.,:,;?,心入..,.阰?上-"、.? 辅酿飞?,. ·归"'l气e持?.:? ~.;>\ 最终获得 ATP
         葡萄糖一葡糖-6-磷酸                                                                           -1

         果糖-6 -磷酸一果糖-1 ,6 -二磷酸                                         -1

         2x3 -磷酸甘油醒-+2xl , 3-二磷酸甘油酸                  2NADH( 细胞质)       3 或 5.

         2xl ,3 -二磷酸甘油酸-+2x3-磷酸甘油酸                                     2

         2x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2X丙酮酸

         2 x丙酮酸-2 x 乙酰 _CoA            .--·----, ;~  2-NAD-H--(-于线粒体)

         2x 异拧檬酸--+2Xet -酮戊二酸                        2NADH( 线粒体)       5

         2xa-酮戊二酸一2x 骁珀酰 CoA                         2NADH             5

         2x 骁珀酰 CoA-->2x 骁珀酸                                           2

         2x 骁珀酸一2x延胡索酸                               2FADH2            3

         2x苹果酸一2x 草酰乙酸                               2NADH             5

         由 1 分子葡萄糖总共获得                                                 30 或 32

注:.获得 ATP 的数 量 取决于还原当爵进入线粒体的穿梭机制

四、糖的有氧氧化主要受能量供需平衡调节

机体对能量的需求变动很大,因此糖的有氧氧化作为主要产能途径,其代谢流量必须受到动态调 ~OT£~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