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第九版神经病学
P. 32

22 第二章 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病损的定位诊断

     痪,也无锥体束征 。 肛门周围和会阴部感觉缺失,呈鞍状分布,肛门反射消失和性功能障碍 。 髓内病
     变可出现分离性感觉障碍 。 脊髓圆锥为括约肌功能的副交感中枢,因此圆锥病变可出现真性尿失禁 。
     见千外伤和肿瘤 。

          6. 马尾神经根 马尾和脊髓圆锥病变的临床表现相似,但马尾损害时症状和体征可为单侧或不

     对称。根性疼痛和感觉障碍位于会阴部、股部和小腿,下肢可有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括约肌障碍常
     不明显。见于外伤性腰椎间盘脱出 (LI 或 Lz 以下)和马尾肿瘤 。

             第二节脑与脊髓的血管

     一、脑的血管

彷笔记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一)脑的动脉
            脑的动脉来源于颈内动脉和椎动脉(图 2-18) 。 以顶枕沟为界,大脑半球前 2/3 和部分间脑由颈
     内动脉分支供应,大脑半球后 1/3 及部分间脑、脑干和小脑由椎-基底动脉供应 。 由此,脑的动脉分为
     颈内动脉系和椎-基底动脉系 。 两系动脉又都可分为皮质支和中央支,前者供应大脑皮质及其深面的
     髓质,后者供应基底核、内囊及间脑等 。

          1. 颈内 动脉起自颈总动脉,供应大脑半球前 2/3 和部分间脑(图 2-18) 。 行程中可分四段:颈

     部、岩部、海绵窦部和前床突部,后两者合称虹吸部,常弯曲,是动脉硬化的好发部位 。 主要分支有:
     心眼动脉:颈内动脉在穿出海绵窦处发出眼动脉,供应眼部;@后交通动脉:在视束下分出,与大脑后
     动脉吻合,是颈内动脉系和椎-基底动脉系的吻合支;@脉络膜前动脉:在视束下从颈内动脉分出,供
     应外侧膝状体、内囊后肢的后下部、大脑脚底的中 1/3 及苍白球等结构;@大脑前动脉:在视神经上方
     由颈内动脉分出,皮质支分布千顶枕沟以前的半球内侧面、额叶底面的一部分和额、顶两叶上外侧面
     的上部,中央支供应尾状核、豆状核前部和内囊前肢;@大脑中动脉:为颈内动脉的直接延续,皮质支
     供应大脑半球上外侧面的大部分和岛叶,中央支(豆纹动脉)供应尾状核、豆状核、内褒膝和后肢的前
     部,因其行程弯曲,在高血压动脉硬化时容易破裂,又称为出血动脉 。

          2. 椎动脉 起自锁骨下动脉,两椎动脉经枕骨大孔入颅后合成基底动脉,供应大脑半球后 1/3

     及部分间脑、脑干和小脑(图 2-18) 。主要分支有:

           (1) 椎动脉的主要分支:心脊髓前、后动脉:见本节脊髓的血管;@小脑下后动脉:为椎动脉的最

     大分支,供应小脑底面后部和延 髓后外侧部,该动脉行程弯曲易发生 血 栓,引起交叉性感觉障碍和小
     脑性共济失调 。

            (2) 基底动脉的主要分支:心小脑下前动脉:从基底动脉起始段发出,供应小脑下面的前部;@迷
     路动脉(内听动脉):发自基底动脉或小脑下前动脉,供应内耳迷路;@脑桥动脉:为细小分支,供应脑
     桥基底部;@小脑上动脉:发自基底动脉末端,供应小脑上部;@大脑后动脉:为基底动脉的终末支,皮
     质支供应颐叶内侧面和底面及枕叶,中央支供应丘脑、内外侧膝状体、下丘脑和底丘脑等 。 大脑后动
     脉起始部与小脑上动脉之间夹有动眼神经,当颅内压增高时,海马旁回移至小脑幕切迹下方,使大脑
     后动脉向下移位,压迫并牵拉动眼神经,致动眼神经麻痹 。

          3. 大脑动脉 (Willis) 环 由两侧大脑前动脉起始段、两侧颈内动脉末端、两侧大脑后动脉借前、

     后交通动脉连通形成,使颈内动脉系与椎-基底动脉系相交通(图 2-19) 。 正常情况下动脉环两侧的血
     液不相混合,当某一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时,可一定程度通过大脑动脉环使血液重新分配和代偿,以
     维持脑的血液供应 。 后交通动脉和颈内动脉交界处、前交通动脉和大脑前动脉的连接处是动脉瘤的
     好发部位。

           (二)脑的静脉
            脑的静脉分为大脑浅静脉和大脑深静脉两组(图 2-20) 。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