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第九版生物化学
P. 39
24 第一篇 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 癹 kk y, 2018 安 kkyx2018
(V L) 和恒定区 (CL) 组成 。 每条 H 链也可由可变区 (V H) 和恒定区 (CH) 组成,其中恒定区分为三个结
构域 (CHI ,Cu2 、 CH3) ,CH2 结构域含有补体结合部位 。 C 社结构域含有与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受
体接触的部位 。 由 L 链和 H 链可变区形成的高变区是抗原结合的部位 。 L 链和 H 链之间由二硫键连
接, H 链之间也由二硫键连接 。
从 N 端起, H 链的 1/4 肤段及 L 链的 1/2
肤段在各类 lg 的排列顺序可变性大,称可变区
(variable region , V 区),其功能是决定不同 lg 与
抗原结合的特异性 。 H 及 L 链的其余肤段称为
恒定区 (constant region, C 区) 。 C 区的功能是
决定 lg 的效应作用,也是 lg 的分类基础 (O'. 、平
8 、 e 、 μ五大类) 。 L 链有两个基本型,即 k 和入
型 。 一个特异的免疫球蛋白通常只含有两条 k
绞链区 链或两条入链,不存在 k 和入的混合型 。 根据
H 链抗原性的差异可将其分为 5 类:μ链、丫链 、
Q 链、 8 链和 e 链,不同 H 链与 L 链伈或入链)
组成完整免疫球蛋白的分子,分别称之为免疫
球蛋白 M 、 免疫球蛋白 G 、 免疫球蛋白 A 、 免疫
球蛋白 D 和免疫球蛋白 E 。
-ooc coo- (2) 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由千抗
原、抗体在结构上具有互相识别互相嵌合的构
图 1-20 lgG 的分子结构 象,抗原分子的抗原决定簇(抗原表位)与抗体分
子的超变区中沟槽分子表面的抗原结合点之间在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上是互补关系(图 1-21) , 所以抗
原抗体结合反应是特异性的 。 如果抗原抗体结合处结构有很小的不匹配就会阻止两者的特异性结合 。
高亲和性的抗原抗体结合位点在 空 间构型上非常合适,两者结合牢固,不易解离;低亲和性抗体与抗原
形成的复合物较易解离 。 在一定的外界环境下,如低 pH 、高浓度盐 、 反复冻融,抗原抗体复合物也可被解
离,解离后的抗原抗体仍保持原有的结构、活性及特异性 。 天然抗原表面常常带有多种抗原表位,每种
表位均能刺激机体产生一种特异性抗体,即一个抗原分子会刺激机体产生多种特异性抗体 。
抗原
抗原决定簇
抗体 抗原抗体复合物
图 1-21 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三、蛋白质一级结构是高级结构与功能的基础
@ (一)一级结构是空间构象的基础
20 世纪 60 年代, C. B. Anfinsen 在研究核糖核酸酶 A 时发现,蛋白质的功能与其三级结构密切相
关而特定三级结构是以氨基酸顺序为基础的 。 核糖核酸酶 A 由 124 个氨基酸残基组成,有 4 对二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