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9 - 形势与政策 (2020年1月) 庄百鹏
P. 189

第十一章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化趋势,推动人类走向共同发展、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和普惠发展,确立了共享美好
未来的利益支点,指出了一条互利共赢的多样性、共同性现代化道路。

      人类命运共同体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当代全球治理相结合,为实现人类和平与发展作
出中国贡献。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二战后国际社会努力缔造“力行宽恕”“和睦相处”“促
成全球人民经济及社会之进展”理念的继承和弘扬。70 多年前,联合国明确了四大宗旨
和七项原则,核心就是实现人类的和平与发展。60 多年前,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践行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为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贡献。人类命运共
同体围绕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直击国际上的零和博弈、冷战思维,直指阻碍人类进步的
顽疾,主张用对话协商拆解国家间的猜忌与戒备,用共建共享破除以邻为壑的藩篱,用合
作共赢拧开世界经济动力的阀门,用交流互鉴疏通不同文明之间的误解,用绿色低碳铲除
环境破坏与污染的源头,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为联合国宪章在当代世界的
发展作出了中国贡献。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构建世界共同繁荣的大逻辑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
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2015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联合国成
立 70 周年系列峰会期间,首次系统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和总路径。
党的十九大又进一步提出要“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
的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向国际社会响
亮回答了“中国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这一重大问题,阐明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的坚定决心,展示了中国同世界一起共享繁荣的博大胸怀。

      强调多样性和共同性的辩证统一,回答了不同国家共同发展的历史课题。习近平总书
记指出,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各方应该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和发展模
式多样化。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高度一体化、机制化的共同体,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安全
共同体,而是建立在尊重多样性和差异性基础上的共同体。“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当
今世界共有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类型、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等形
成了各具特色的国家风貌。正是有了这种多样性,世界才显得丰富多彩。同时,多样的世
界中也蕴含共同的追求。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命运
共同体理念致力于不同制度、文化、宗教、民族和国家等的共通性,目的就是在多样世界
里寻找全人类共同利益,在“多”中求“一”,在“异”中求“同”。

      强调国别性和全球性的辩证统一,阐明了国家发展与世界治理的相互关系。世界上
不同的国家面对的问题千差万别,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各国自己的努力,也需要从全球
治理的视野、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寻求最佳方案。国别问题和全球性问题是紧密联系
在一起的。当前全球治理面临发展缺位、方向迷失等一系列困境,其根源是缺乏正确的发

                                                   ·181·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