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5 - 形势与政策 (2020年1月) 庄百鹏
P. 185

第十一章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分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理念加强
 文明对话,促进文化和谐。“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尊重文明多样性,推
 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协共生、不唯我独尊、贬低其他文明和民族。人类文
 明的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
 合产生进步。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贡献,没有高低之别,更无优劣之分。文
 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要促进和而不同,
 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使文明交流
 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

      (五)在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
 家园

       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要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为目的,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
 护自然的意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
 路,平衡推进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等新挑战,不断开拓生
 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全球生态
 体系。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
 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
 球更好地造福于子孙后代。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内涵

       自 15 世纪末 16 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封建社会母体中逐渐成熟,同时,随
 着“新大陆”的发现和欧洲“商业革命”的爆发也开始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开拓,由此
 开启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从根本性质上说,经济全球化就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突破
 民族国家的界限在世界范围内的拓展,并逐渐形成了由追求价值增殖的资本逻辑决定的
“竞争博弈”式的全球化模式。发展到今天,这个模式使世界经济体系本身充满了矛盾、
 竞争和对抗,给世界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全球范围内的贫富分化问题、国际政治秩序问
 题、文化冲突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全球资源的分配问题等,造成全球范围内经济对抗、
 政治冲突、文化冲突,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以及直到今天还在频繁发生的军事冲突等,使
 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不安宁,以至于不少国家对经济全球化这个历史潮流充满了忧虑和
 疑虑。

       中国共产党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力图为解决这些重大国际问题作出努
 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国际外交场合和国内重要会议中多次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进行
 了详细阐释,并用这一重要理念向世界传递对人类文明走向的中国判断。

                                                    ·177·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