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8 - 形势与政策 (2020年1月) 庄百鹏
P. 178
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指导
在对过去上溯至尼克松总统以来美国对华政策进行深刻反省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痛定
思痛”的结果。
最后,它是美国战略决策界的一种基本共识。对于美国这样一个多元化的国家,若想
就某一问题达成共识并不容易,除非是处于危机之中。特别是近年来,美国政治极化现象
严重且固化,令共识的达成更加困难。所谓政治极化,简言之就是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在
政策主张上相互对立,难以协调,甚至出现为了反对而反对的局面,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国
会议案表决时基本上形成了以党派属性画线的现象。例如:2010 年奥巴马总统通过医保法
案时,共和党全员反对;2017 年特朗普政府通过税改法案时,民主党无一人支持。然而,
在对华政策上,两党态度则形成了高度一致,美国参议院全票通过《与台湾交往法》便是
例证。可见,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不仅是美国行政部门的认知,也是美国两党形成的
共识。这种状态在特朗普执政团队鹰派力量不断坐大的情况下显得更为明显,也更难改
变。需要注意的是,除关注美国决策层的政策偏好外,美国社会中存在的一些极端保守主
义思潮也应该予以重视,如以班农为首的极端保守派势力成立的“应对中国当前危险委员
会”,其初始会员包括前政府官员、智库成员等,一些国会议员如共和党参议员克鲁兹也
参与其相关活动。这一委员会极力鼓吹“新冷战”,强调零和博弈,并将中美博弈界定为
两种文明之争。这种论调甚至已经与部分美国对华政策制定者产生了共鸣。据美媒披露,
美国国务院正在制定以“与不同文明的斗争”为依据的对华战略。
二、理性应对中美经贸摩擦
2018 年 3 月以来,美方一些人单方面挑起经贸摩擦,对中国输美商品肆意加征关税,
无理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不仅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也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批评。
日前,美方宣称将进一步提高中国输美商品关税税率。这严重违背两国元首共识,损害中
美两国利益,威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拖累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增长。面对美方的
极限施压和霸凌行为,中方保持理性、克制态度,始终强调对贸易战我们不愿打、不怕
打,必要时不得不打,坚决反制任何挑衅。然而,社会上也有少数人存在一些模糊认识,
出现了“恐美崇美”的心理和言论。对此,有必要加以辨析引导,澄清是非、凝聚共识,
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人民根本利益。
(一)软弱退让换不来同情
面对美方主动挑起、肆意升级的中美经贸摩擦,有人感到焦虑和担忧,社会上出现
了一些“恐美崇美”言论。比如,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不该反击,而应放低姿态、委曲求
全,尽可能满足美方要求,换取美方的同情与“豁免”。有“恐美崇美”心理的人,在面
对中美经贸摩擦时,不去客观判别是非曲直,而是近乎本能地认为美方的做法“总是有
理”,中国跟美国斗是“鸡蛋碰石头”,最后倒霉的是自己。这种“恐美崇美”心理,根源
于中国近代积贫积弱、备受列强欺凌的屈辱历史,是一种极不自信的心理,总认为“外国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