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1 - 第九版生物化学
P. 291
276 第 三 篇 遗传信息的传递
昔酸 。 大多数已研究过的基因中,都没有 Poly(A)信号 Poly(A)位点
3'-端相应的多聚胸昔酸序列,说明 poly
—5' ~ 3 '
(A) 尾的出现是不依赖千 DNA 模板的 。 前体mRNA
转录最初生成的前体 mRNA 3' 端长于成熟 CPSFi
的 mRNA 。 因此认为,加入 poly(A) 之前,
先由核酸内切酶切去前体 mRNA 3' 端的一 c PSFCF C
些核昔酸,然后加入 poly(A) 。 前体 mRNA sIP工 F II C t F \`
上的断裂点也是聚腺昔酸化 (polyadenyla-
tion) 的起始点,断裂点的上游 10 - 30nt 有 sF
AAUAAA 信号序列,断裂点的下游 20 -
40nt 有富含 G 和 U 的序列,前者是特异序 i;okk y,20 18 贷 kk y ,20!8
列,后者是非特异序列 。 在前体 mRNA 上 PAPi CStF
也发现 poly(A) 尾巴,推测这一过程也应
在核内完成,而且先于 mRNA 中段的剪接 。
尾部修饰是和转录终止同时进行的过程 。
一般认为 poly (A) 的长度与 mRNA 的 l 剪切 CStF
寿 命呈正相关 。 随着 poly(A) 缩短,以该
mRNA 作为模板的翻译活性下降 。 因此推
测, poly(A) 的有无与长短与维持 mRNA 本 二 A AAP ;o5妯 速 ·\ c st 酸 化
身稳定性和 mRNA 作为翻译模板的活性高 个 A
度相关 。 一般真核生物在细胞质内出现的 P II、 多 腺
mRNA, 其 poly(A) 长度在 100 -200 个核昔 AV
酸之间,也有少数例外,如组蛋白基因的转 C cstF p声
录 产物,无论是初级的或成熟的,都没有 F AA
poly(A) 尾巴 。 降解
前体 mRNA 分子的断裂和加 poly(A) AA Bp II
尾是多步骤过程(图 14 -16) 。 断裂和聚腺
昔酸化特异性因子 (cleavage and polyadeny- PT ::霍~~I支化 PA
lation specificity factor, CPSF) 是由 4 条不同
的多肤组成的蛋白质,分子质量为 360kD 。
CPSF 先与 AAUAAA 信号序列形成不稳定
的复合体,然后至少有 3 种蛋白质一断
图 14-16 真核 mRNA3'-多聚腺昔酸化过程
P裂激动因子 (cleavage stimulatory factor,
CPSF, 断 裂 和聚腺昔酸化特异性因子; CF, 断裂因子 I
CStF) 、断裂因子 I (cleavage factor I , CF (cleavage factor) ; CStF, 断裂激动因子; PAP, 多聚腺昔酸聚
PI) 、 断裂因子 II (CF II) 与 CPSF-RNA 复 合酶; PABP II ,多 聚腺昔酸结合蛋白 11
合体结合 。 CStF 与断裂点的下游富含 G
l和 U 的序列相互作用能使形成的多蛋白复合体稳定 。最 后在前体 mRNA 分子断裂之前,多聚腺昔酸
聚合酶[ poly (A) polymerase, PAP] 加入到多蛋白质复合体,前体 mRNA 在断裂点断裂后,立即在断裂
产生的游离 3'-0H 进行多聚腺昔酸化 。 在加入大约前 12 个腺昔酸时 , 速度较慢,随后快速加入腺昔
酸,完成多聚腺昔酸化 。 多聚腺昔酸化的快速期有一种多聚腺昔酸结合蛋白 II [ poly (A) binding
protein II , 简称 PABP II 或 PAB II, 与细胞质里的腺昔酸结合蛋白 PABP 不同]参与, PABP II 和慢速期
@记 合成的多聚腺昔酸结合,提高多聚腺背酸聚合酶合成多聚腺昔酸的速度 。 PABP II 的另一个功能是:
当多聚腺昔酸尾结构达足够长时,使多聚腺昔酸聚合酶停止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