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4 - 第九版生物化学
P. 134
第五章糖 代 谢 11 9
网膜、心血管等造成损伤 。 AGEs 还能被其受体 (AGER) 识别,激活多条信号通路,产生活性氧而诱发 奂 kk yx2018
氧化应激,使细胞内多种酶类、脂质等发生氧化,从而丧失正常的生理功能 。 氧化应激又可进一步促
进 AGEs 的形成及交联,两者交互作用,共同参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 ~kkyx2018
糖化血红蛋白 (GHB) 可作为临床诊治糖尿病的参考 。 红细胞的寿命约为 120 天,因此检测 GHB
的相对数量可反映近期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这比实时检测葡糖氧化酶活性的血糖绝对定量方法更
为稳定、准确 。 目前国外已将 GHB 纳入糖尿病的诊断指标,超过 6. 5% ~7. 0% 即可确诊;国内尚未将
其用作诊断指标,而仅是评价疗效的重要参考,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是将 GHB 控制在 7 . 0% 以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糖类消化后主要以单体形式在小肠被吸收 。 细胞摄取糖需要葡糖转运蛋白 。 细胞进行糖代谢,
可通过无氧氧化、有氧氧化和磷酸戊糖途径分解葡萄糖,提供能量或其他重要产物;也可将糖储存为
糖原形式;亦或将非糖物质异生转化为糖 区L
糖的无氧氧化是指机体不利用氧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的过程,在细胞质中进行,分为两个阶段:
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称为糖酵解;丙酮酸还原生成乳酸 。 其中,糖酵解是糖分解的必经之路,其流量
受关键酶磷酸果糖激酶-1 (尤为重要)、丙酮酸激酶和已糖激酶所调节 。 糖的无氧氧化可为机体快速
供能, 1 分子葡萄糖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净生成 2 分子 ATP 。
糖的有氧氧化是指机体利用氧将葡萄糖彻底氧化为 CO2 和 H20 的过程,在细胞质和线粒体中进
行,分为三个阶段:糖酵解、丙酮酸氧化脱狻生成乙酰 CoA 、三狻酸循环 。 其中,三狻酸循环主要通过
偶联氧化磷酸化生成大量 ATP, 而经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的 ATP 则很少 。 糖的有氧氧化是主要产能
途径, 1 分子葡萄糖经有氧氧化可净生成 30 或 32 分子 ATP, 关键酶是磷酸果糖激酶 -1 、丙酮酸激酶、
已糖激酶、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拧橡酸合酶、异拧檬酸脱氢酶和 Q'.- 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 糖的有
氧氧化主要受能量供需平衡所调节 。
磷酸戊糖途径在细胞质中进行,不产能而可产生磷酸核糖和 NADPH 。 关键酶是葡糖 -6-磷酸脱氢
酶,主要受 NADPH 供需平衡所调节 。
肝糖原和肌糖原是体内糖的储存形式 。 肝糖原在饥饿时补充血糖,肌糖原通过无氧氧化为肌收
缩供能 。 糖原合成与分解的关键酶分别为糖原合酶和糖原磷酸化酶,两者的酶活性调节彼此相反,主
要受磷酸化与去磷酸化修饰调节 。
糖异生是指非糖物质在肝和肾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主要作为饥饿时的血糖补给 。 关键
酶是丙酮酸狻化酶 、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狻激酶 、 果糖二磷酸酶-1 和葡糖 -6-磷酸酶 。 糖异生和糖酵解
的反向调节主要针对两个底物循环 。
血糖水平相对恒定,受多种激素调控 。 胰岛素可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 、 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则
可升高血糖 。 糖代谢紊乱可导致高血糖或低血糖,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糖代谢紊乱疾病 。
- ---- - ---- - - - - - -- --------- - 蛔 一 一一. .一一一一 一 一一 一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归纳葡糖 -6-磷酸在糖代谢中的来源与去路,并分析不同生理情况下如何选择不同的代谢
途径 。
2. 百米短跑时,骨骼肌收缩产生大 量 乳酸,试述该乳酸的主要代谢去向 。 不同组织中的乳酸代
谢具有不同特点,这取决于什么生化机制?
3. 营养不良的人饮酒,或者剧烈运动后饮酒,常出现低血糖 。 试分析酒精干预了体内糖代谢的
哪些环节?
4. 列举几种临床上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想一想它们为什么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赵晶)
`叩 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