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7 - 第九版生物化学
P. 67
52 第—篇 生物 大 分 子结构与功 能
~kky,2018 屯 kk y , 2 018
二、 DNA 变性是—条 DNA 双链解离为两条 DNA 单链的过程
某些极端的理化条件(温度、 pH 、 离子强度等)可以断裂 DNA 双链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以及破
坏碱基堆积力,使一条 DNA 双链解离成为两条单链 。 这种现象称为 DNA 变性 (DNA denaturation) 。
虽然 DNA 变性破坏了 DNA 的空间结构,但是没有改变 DNA 的核昔酸序列(图 2 -27 ) 。
只 I凡
部泗
双链DNA
单链DNA 仁
图 2-27 DNA 解链过程的示意图
在 变 性条件下,一条 DNA 双链经历部分解离,大部解离,直到全部解离为两条 DNA
单链的过程
在 DNA 解链过程中,有更多的包埋在双螺旋结构内部的碱基得以暴露,因此含有 DNA 的溶液在
260nm 处的吸光度随之增加 。 这种现象称为 DNA 的增色效应 (hyperchromic effect) 。 监测 DNA 在
260nm 吸光度的变化是判断 DNA 双链是否发生变性的一个常用的方法(图 2 -28 a) 。 在实验室条件
下,使 DNA 变性的最简单和最直接的方法是加热 。 如果以温度相对千 A260 值作图,所得的曲线称为
DNA 解链曲线 (melting curve , 或熔解曲线)(图 2-28b) 。 从曲线中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 A260 缓
慢上升,表明 DNA 双链开始解链 。 当接近某个温度时, A260 发生了急剧的增加,并到达饱和,表明一条
DNA 双链解离成了两条 DNA 单链 。 解链后,温度的进一步升高并没有导致 A260 发生太大的变化 。 解
链曲线显示解链过程是在一个相对较窄的温度范围内完成的 。 在解链曲线上,紫外吸光度的变化
(丛260) 达到最大变化值的一半时所对应的温度被定义为 DNA 的解链温度 (melting temperature , 兀或
称熔解温度) 。 在此温度时, 50% 的 DNA 双链解离成为了单链 。 DNA 的兀值与 DNA 长短以及碱基
0.70 r50% 一示r-飞
8且 0.65 9'
z
V I If
220 』 0.60
'{, 记 0.55
DNA 双链
0.501-5:一一一一一:-t ______ _~ 88 92 96 100
!
76 80 84 ,t.
260 300 解链温度 Tm代)
波长 (nm)
图 2-28 DNA 解链过程中的增色效应和对应的解链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