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1 - 第九版生物化学
P. 51

36 第—篇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

                                                                                                                                               免 kk y ,2018                                安.. , , 2 0 1 ,

                                                  第二节 DNA 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 (pH 、离子特性、离子浓度等), DNA 链上的功能团可以产生特殊的氢键、离
子作用力、疏水作用力以及空间位阻效应等,从而使得 DNA 分子的各个原子在三维空间里具有了确
定的相对位置关系,这称为 DNA 的空间结构 (spatial structure) 。 DNA 的空间结构可分为二级结构

(secondary structure) 和高级结构 。

一、 DNA 的二级结构是双螺旋结构

     ( — ) D NA 双螺旋结 构 的实验基础

       20 世纪 40 年代末,美国生物化学家 E. Chargaff 利用层析和紫外吸收光谱等技术研究了 DNA 的
化学组分,并在 1950 年提出了有关 DNA 中四种碱基的 Chargaff 规则 。 它们是:心不同生物个体的

DNA, 其碱基组成不同;@同一个体的不同器官或不同组织的 DNA 具有相同的碱基组成;@对于一个

特定组织的 DNA, 其碱基组分不随其年龄 、 营养状态和环境而变化;@对于一个特定的生物体,腺嗦
呤 (A) 的摩尔数与胸腺瞪唗 (T) 的摩尔数相等,鸟嗦呤 (G) 的摩尔数与胞啥唗 (C) 的摩尔数相等 。 表
2 -3 列举了几种生物体的 DNA 碱基组分的相对比例 。 Chargaff 规则揭示了 DNA 的碱基之间存在着某
种对应的关系,为碱基之间的互补配对关系奠定了基础 。

                                                  表 2-3 不同 生 物个体的 D NA 碱基组分(% ) 和相对比例

                  A                               G ''C                                   T        A/T G/C                              G+C        嗓呤/啼唗

大肠杆菌                  `'                          24.-9--                25.2            -23. 9    . ~1, . 09             0.99          50. 1         1. 04
                                                                                                     1. 03                0.99
恤结核,杆.一..,..菌一一  26.0                             34.9             一气3~5 .-4 -           14.6                                           70.3   『 1.00
                 15. 1                                             哼~- --喊.1             32.6                                                         1. 00
                                                  18.3                                   28. 7                                          35. 7         1.01
酵母               ~-- a,31. 7                                       ?干曹嘈  17.4            29,.,. 1    0. 97                1. 05                       1. 01
                                              干:          谴,.....                        30. 1                                         .夕iH
 牛声 -                                                                    嘈... - - . . .                 斤,"        如售玉           ,矗.                                                    嘈
                 29.0                             21. 2                                                                                 42.4
                                                                         21. 2                        1. 01               1.00                        1.01
                                                                                                                                        41. 4
                                                                                                      1.02         ~
                                                                                                   -?-l-. _0.,1.                      叶
猪 29. 8                                           20. 7                  20. 7                                            1. 00
                                                  ~.''                                                                                  39.8
.人 一令令' 3~0.4- ..                                 19. 9 19. 9                                                      - - -1f. t00I式

20 世纪 50 年代初,英国帝国学院的 R. Franklin

和 M. Wilkins 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利用 X 射线衍射技

术来解析 DNA 分子空间结构 。 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细

致耐心的工作, R. Franklin 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                                                                                丁                               大沟
1951 年 11 月, R. Franklin 获得了高质量的 DNA 分子
X 线衍射照片,并从衍射图像得出 DNA 分子呈螺旋状                                                                                    |
的推论 。 当时开展 DNA 分子空间结构研究工作的还
有英国剑桥大学的 J. Watson 和 F. Crick 。 他们综合了                                                                          5
                                                                                                               j4
前人的研究结果,提出了 DNA 双螺旋结构 (the double                                                                              0

helix structure) 的模型,并在 1953 年 4 月 25 日将该模

型发表在 Nature 杂志上 。 这一发现不仅解释了当时

已知的 DNA 的理化性质,而且还将 DNA 的功能与结

构联系起来,它诠释了生物界遗传性状得以世代相传

的分子机制,奠定了现代生命科学的基础 。 DNA 双螺                                                                                           3'

旋结构揭示了 DNA 作为遗传信息载体的物质本质,为

DNA 作为复制模板和基因转录模板提供了结构基础 。

DNA 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被认为是现代生物学和医学

,仅』 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 。                                                                                    圉 2-8 D NA 双螺旋结构的示意图(侧视图)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