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2 - 形势与政策 (2020年1月) 庄百鹏
P. 152
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指导
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秘书长提姆·布莱尔克里夫说,北京世园会筹办工作进展顺利,
令人钦佩,世园会不仅能让游客欣赏到美妙的园艺和美丽的花园,更体现出中国与世界共
享发展成果、追求绿色生活、命运休戚与共的理念。相信北京将为世界打造一届极具特
色、意义非凡的园艺盛会。
“这次将有 110 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来参展,是历届 A1 类世园会参展方最多的一届。”
叶大华说,北京世园会既是中国新时代绿色发展的名片,更是全人类绿色梦想的结晶,世
界各国的园艺大师们都能在北京世园会这一平台上展示才艺、绽放风采,游客们能观赏到
各国独具风情的园林园艺,欣赏到各国各民族精彩的文化表演。
——摘自新华网,2019 年 4 月 20 日
二、从世园会看中国绿色发展的“世界贡献”
北京世园会向海内外公众敞开大门:约 110 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展示,120 多个非
官方参展方亮相,这是嘉宾云集的盛会,这是绿色发展的礼赞。
(一)中国植被增加量占全球植被总增量 25% 以上
牌坊、徽派“三雕”“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安徽园将皖南古村落的“水口园
林”样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景,呈现在世人面前。当地村民世世代代热爱居住的地
方,常常将河水、溪水引入村庄,在村口修建亭廊、种植花木。这种开放式园林的生活方
式保留了上千年,保护了青山绿水,本身就是天人合一理念的体现。
“锦绣中华大地,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孕育了中华民族 5000 多年的灿
烂文明,造就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崇高追求。”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一语中的。“天人
合一”“道法自然”,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
历史在前进,文明在延续。一代代中国人,接过接力棒:40 年前,中国设立植树节,
一年一度大规模绿化山河;20 年前,作为 A1 级世园会,昆明世园会成功举办,人们进一
步理解园艺和人类的关系。
从昆明到北京,A1 级世园会再度呈现,中国已今非昔比:2010 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
济体,连续多年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源”。20 年里,中国园林园艺事业取得很大进
步,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显著,和老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密切,人们更追求高质量、有品质
的生活。
绿色发展、低碳发展,中国从生态赤字转向生态盈余。这样一组数字,令人印象深
刻——不久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布的卫星数据显示:2000 年至 2017 年,全球绿化
面积增加了 5%,仅中国的植被增加量,就占全球植被总增量的 25% 以上,位居世界首位。
而在“中国贡献”中,42% 来自植树造林。
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就是最大的贡献。这“最大贡献”的背后,是中国共产党人矢
志为民的初心。延安,革命圣地,从 2000 年“半黄半绿”到 2010 年“一片碧绿”,再到
·144·

